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不能忘怀的记忆 ——思澜公路建设追忆之五

时间:2021-08-28作者:佚名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第五部分:三分建七分养 道路越走越宽广

  公路养护是公路管理的重要组成, 对公路质量和使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养护工作不到位,就会大大增加路面裂缝、坍塌等问题,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因此,必须要结合公路管理和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公路道路养护工作,提升高速公路的行车环境,避免因道路问题出现交通意外。

  在思澜公路的养护上,从低等级到高等级,澜沧公路分局(过去的澜沧公路管理段)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总结的过程。

  随着思澜公路砂石路、弹石路、沥青路和二级路的改造,路的等级、标准不断提高,站所建设也由原来的10公里一道班合并为养护里程50至100公里设立一个大站所,道班由简易的养护房变成了功能齐全的管理所,职工的养护工具由最初十字镐、锄头、撮箕变为挖掘机、装载机、铣刨机、摊铺机等的机械养护,从原始笨重的体力劳动过渡到机械养护,职工的工作、生活、居住条件均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养护方式和条件得到改变,养护技术得到了提高,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基本情况

  思澜二级公路2013年8月1日正式移交澜沧公路管理段养护。于2014年4月1日成立糯扎渡公路管理所。有职工14人(大专学历1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3人;高级工9人,中级工1人,初级工4人)。设所长、副所长、工程技术员、记录员、桥隧管理员、安全员、机械管理员等岗位,设工会小组1个,会员14名。

  担负着思澜公路澜沧境内k80-k146共计66公里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管养路段中有桥梁3457米/40座(其中大桥10座、中桥29座、小桥1座)、涵洞184道,路面结构均为沥青二级路面,有机械设备6台件,原值52万元,机械设备完好率达98%。

  站所建设

  由于交通不便,公路养护条件差、战线长,为了保障公路畅通,养路工人以“十里一道班,一道班五、六人”的编制安排在远离城镇的地方工作,过着以道班为家的生活,居住条件差,生活艰苦,大部分一线职工在县城没有住房,孩子读书难、职工家属就医难等问题一直是职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将分散、设施简陋的小公路管理站(道班)、养护点合并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大公路管理所,省公路局本着为适应路面养护规范化、机械化的要求,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原则而制定了一个重要举措,将原思澜公路上因建设糯扎渡水电站而处于蓄水淹没区的纸厂、热水塘、大过口三个管理所撤并为糯扎渡公路管理所。

  为进一步改善职工工作、居住环境,管理段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糯扎渡管理所办公室、住宿区进行上档次的改造,新建盖了165平方米的猪舍,搭建了384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建盖鸡舍360平方米,开挖鱼塘550平方米,对室外场地进行绿化,建起了职工健身房,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起了职工阅览室、会议室、思澜公路历史展馆等,通过对管理所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改造,从原来简易的道班房提升到功能齐全的花园式管理所,真正改善了一线职工的工作、居住环境,也改变了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对养护行业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所的形象,提高了公路人的社会地位,为糯扎渡管理所成为示范管理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确保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安全、有序、高效地运行,以更加精细养护来展现良好的公路路况水平,糯扎渡公路管理所在管理段的领导下,坚持“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方针,开展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主题的公路养护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更安全、更畅通、更便捷、更高效”的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理念,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维护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确保所管养公路优良里程达标。

  通过科技养护、预防性养护、路基养护、路面养护、机械化养护等方法,随着道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养护效率不断提升,养护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后记:人民的公路 历史的丰碑

  一条路,没有文化时,它就是一条供人车走的普普通通的道路,可一旦你赋于它历史文化,它就成了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路,修通思想之路,才有路通之价值。只有文化才能把历史记忆留给世人。

  1987年1月19日,《云南交通报》第四整版报道了思澜公路建设的施工现场的镜头记录,每一张照片都有很详实的文字说明。《中国交通报》对思澜公路的建设也作了长篇报道,以《六个字的凝聚力》为题,用新民谣“要想富,先修路”,报道记录了思澜公路工程建设中党和政府重视,沿线群众的渴望化为力量源泉,指挥部的通力协作,参建单位组织有力,通过人力(机械设备很少)把全长173公里的三级公路两年建成,成为民办公助建设大项目的典范,开创了80年代公路建设的先河。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1986年10月,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云南考察时,省委书记普朝柱向他汇报,总书记听完汇报后,非常高兴,在震庄宾馆当即挥笔写下了“思澜公路”四个大字。当时,思茅地委决定建立纪念碑,向省委省政府汇报。随后,省委书记普朝柱也在此纪念碑上有“滇南人民致富之路”的题词,省长和志强也为思澜公路题词。

  十余年来思澜公路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思澜公路的改造变得日益迫切。在思茅地委、行署及省交通厅、公路局的大力支持下,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了思澜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采用股份制形式,用“以路引资、股份融资”等市场经济的手段,依托国家有实力的企业改造,经营思澜公路。

  公司成立后,与1998年12月18日开工改造,于1999年6月30日竣工。全线沿老路改建,采用高级沥青碎石铺筑路面,改建工程全长173公里,总投资一亿五千多万元。改建工程在管理模式、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上均为公路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新修改建两番创举,有功于世,有泽于民。移碑续志,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2021年1月20日,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拉祜山乡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思澜公路无论是初建、改扩建还是兴建高速公路都是一个艰难困苦过程,留下了参与者诸多的心血、汗水与智慧,这条路连通了边三县,服务了沿线几十万的群众,在全省交通建设中有目共睹。本人在思茅工作时有机会参与思澜公路建设,就是回到交通厅也是见证了思澜公路的变化历程,深感荣幸。撰写回忆过程中普洱市公路局副局长马忠文、澜沧分局的李那倮几位同志提供了不少的素材。

  当前,省委、省政府在快速推进“能通全通”和“互联互通”工程,思茅的多条高速公路建设还在快速推进。在这期待通车的日子里,我作为一名交通人,曾经的“思茅人”,看到近40年来思澜公路苍海桑田变化尤如我国交通发展的缩影,看到思澜公路建成后为边疆地区特别澜沧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思澜公路建设的苦并值得回忆的历程,犹如走马灯一般在我脑海里浮现,重读重看那一段历史,参与建设的人们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当年的劳动付出。让我不禁感慨万千“绿海碧波荡情怀,牵来翠云做锦衣;朝天大路任我行,扬鞭策马是子胥”。

  当走过思澜公路,站在“思澜公路纪念碑”前缅怀建设者的丰功伟绩的时候,我不会忘记,是公路人开拓出了边疆人民的振兴之路、致富之路,是公路人为普洱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思澜公路”是普洱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同时也照亮未来。回忆思澜公路曾经的建设历程,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普洱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完)


原文链接:http://jtyst.yn.gov.cn/Item/268203.aspx

>>上一篇:写给亲爱的党

>>下一篇:大理站一把轮椅的故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