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铁军扎根红水河畔 隧道攻坚“鏖战”正酣——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龙湾2号隧道建设纪实

时间:2021-08-28作者:佚名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通讯员 陈亮 韦国 摄影报道

  

  

  5195米,这是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以下简称来都高速)龙湾2号隧道右洞洞身长度,这条隧道也是我区在建高速公路中最长隧道之一。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在奔流不息的红水河畔,一条连接来宾市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高速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如果说来都高速是沿线群众翘首以盼的光明,那火热施工中的龙湾2号隧道便是追逐光明的“双眸”。自2020年5月8日隧道开工建设以来,来都高速建设指挥部全体参建人员在崇山峻岭中披荆斩棘,为隧道攻坚“鏖战”,全力向着2022年年底完工目标砥砺前行。

  

  科学谋划 攻克隧道施工难题

  来都高速是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最后开工建设的一段,主线全长134公里,项目穿山涉水,与红水河相傍交错约70公里,桥隧比高达48.83%,施工难度极大。作为控制性工程之一的龙湾2号隧道,是来都高速最长的隧道,也是“七隧八桥一枢纽”最后一道难关,隧道工程师们喜欢用一句话形容这条隧道,即“龙湾2号隧道贯通之日,就是来都高速车水马龙之时。”

  除了顶着“工期紧、任务重、快而好”的压力,项目还面临着工作面狭窄、材料运输距离远等诸多问题。龙湾2号隧道洞口位于都安瑶族自治县的映山山腰,临江涉路且施工便道陡峭曲折,施工面狭窄,最宽的地方直线距离不足10米,导致人员机械无法开展隧道挖掘工作。

  如果说工期紧张、工作面受限、材料运输不便这些是“外患”的话,那么复杂的地质构造就是项目建设的“内忧”。

  “打隧道,一怕地质复杂,二怕突泥、涌水、高地热,三怕挖到大溶洞。”来都高速建设指挥部工程部工程师黄谋分说道。据悉,龙湾2号隧道V级围岩连续长度占总隧道长度的28%,且连续长度超过100米。隧道洞身影响范围内的岩溶形态主要以溶洞、落蚀、裂隙、消水洞、岩溶洼地等形式存在,其中消水洞为地表汇水区与洞身段的连接通道,在连续暴雨期间,大量雨水沿着消水洞及溶蚀裂隙流向隧道洞身附近,导致开挖隧道时容易发生突泥、涌水等现象,不仅影响隧道施工进度,也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保障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针对不同的围岩地质情况,来都高速建设指挥部指导项目部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在施工工艺上,严格要求隧道开挖作业时必须遵循“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原则,同时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龙湾2号隧道是集长度长、地质复杂等施工难题为一体的隧道,施工工期也较为紧张,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来都高速2-4分部项目生产副经理卢晓晓说道。

  对于部分段落的强风化灰岩,项目部严格遵循指挥部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坚决贯彻隧道开挖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弱爆破技术,选用合理的爆破参数和工艺,有效地对爆破产生的震动进行控制,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至8月17日,龙湾2号隧道进口左洞累计进洞1029米,右洞累计进洞754米;出口左洞累计进洞1227米,右洞累计进洞1290米。

  

  多措并举 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隧道施工保安全,多措并举见真功。来都高速建设指挥部早启动、早部署、早组织,在龙湾2号隧道施工安全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通过采用“3+1”安全保障模式,全方位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此外,项目每一座隧道洞口都采取“人脸识别系统+工作人员定位系统+传统人员登记”等多种安全措施融合的方式,在作业区内对进出口的施工机械、车辆、人员等进行24小时监控跟踪,同时在隧道内设立中国移动网络基站,保障信息畅通。

  在应对突发情况的设施上,该指挥部采用“轻量化的玻璃纤维逃生管道+逃生舱”的应急组合,逃生舱内配备高热量食品、饮用水、药品、对讲机、手电筒等应急物资,从通道前端一直延伸到掌子面处,后端延伸到二衬已施工区域。通过设置逃生舱,为在复杂地质结构下作业人员备好了一颗“定心丸”,起到显著的应急预防作用。

  同时,该指挥部还积极打造安全培训体验馆,配备多媒体培训工具箱,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专题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管理标准化、施工作业规范化;通过自上而下的安全责任制、严格的奖惩考核机制,清晰界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通过建立教育培训、物资材料保障、信息调度反馈、问题分析会诊等机制,推行清单履责,确保施工标准化管理体系始终高效运行。

  下一阶段,来都高速建设指挥部将继续加大“人、机、料”等投入,抢抓关键节点,积极营造全员大干快上的建设氛围,以工匠精神推进品质工程建设,为完成年度目标跑出加速度。

  

  图为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龙湾2号隧道。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tpxw/t9877308.shtml

>>上一篇:《南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批复

>>下一篇:马山公路养护中心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