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祖必 摄影报道
吴敬媛是荔浦公路养护中心副主任,2019年9月,她被桂林公路发展中心选派到桂林市荔浦市蒲芦瑶族乡万全村担任第一书记。
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吴敬媛始终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带领万全村摘掉贫困帽子,不断谱写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员扶贫新篇章。因工作成绩突出,吴敬媛先后获得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个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党员干部职工树立好榜样。
扎根瑶乡 理清扶贫思路
为顺利开展帮扶工作,自到任以来,吴敬媛第一时间投入到扶贫工作中,走乡串户,从贫困户的住房、生活用电用水、义务教育、医疗保障、收入来源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全面摸清万全村各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并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因人制宜”找准脱贫致富新路子。
扶贫先扶志。吴敬媛经常与贫困户谈心,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观念。
“治贫先治愚,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抓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吴敬媛说道。秉持这样的扶贫理念,吴敬媛把教育扶贫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在每个学期开学前,吴敬媛都会对适龄入学儿童、贫困寄宿生入学等情况进行走访,确保适龄入学儿童不辍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安心完成学业。
此外,为“盘活”万全村的村集体经济,吴敬媛多次与村两委干部到万全村桃树脚屯调研,并与贫困户交流协商,达成发展茶叶产业的共识。吴敬媛通过促成村集体合作社与贫困户签定协议,按股份进行管理,让村集体合作社与贫困户实现共赢,带动贫困户走出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
多方筹资 改善交通面貌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万全村共有8个自然屯,各屯分布较为分散,且大部分为山区,通屯水泥路面不宽敞,交通十分不便,严重影响各村屯村民出行以及农产品运输,阻碍产业发展。
资金是完善村集体道路建设的关键。为推动村集体道路建设,吴敬媛积极协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45万元,修建万全村尖石山至桃树脚1.1公里村屯水泥硬化道路;2019年,通过多方渠道争取资金116万元,用于修通尖石山屯至桃树脚屯余下未修建的214米水泥路以及尖石山大花河至桃路脚1.7公里水泥路,实现8个自然屯全部通水泥路,万全村交通面貌得到了大幅改善,切实方便群众出行和农副产品销售。
此外,吴敬媛还积极向后盾单位荔浦公路养护中心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对村屯道路危险路段进行整治。“没有资金就像没有脚,各方面都受限制。”吴敬媛说。万全村万全小学附近有一处危险连续急弯陡坡路段,严重影响学生出行安全。吴敬媛看到后,向后盾单位争取4.5万元对连续陡坡急弯路段进行改建,消除安全隐患,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2020年,吴敬媛继续向单位争取资金4.1万元帮助村民新建挡土墙,解决路基下边坡塌方造成公路悬空的安全隐患问题,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找准产业 助力瑶乡脱贫
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砂糖橘、芋头、马蹄等是荔浦市的特色农产品,吴敬媛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落实扶贫项目,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同时积极为村民争取小额信贷,让贫困户有资金来源发展产业。
“贫困户对产业发展知识比较匮乏,需要不定期指导。”吴敬媛说。在村民发展产业过程中,吴敬媛全程跟踪特色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情况,帮助指导贫困户熟悉产业发展流程。同时,吴敬媛积极组织贫困户发展养鸡、养蜂以及种植香菇、木耳等项目,稳步实现脱贫。截至目前,该村贫困户共种植砂糖橘、香橙、夏橙240多亩,养蜂400多箱,饲养鸡鸭2000多只,种植其他经济作物17亩,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农产品有了,如何销售出去?为帮助贫困户扩大销售渠道,吴敬媛加大消费扶贫力度,通过网上直播平台,销售贫困户种植的名特优农副产品,并号召单位同事、亲戚朋友按市场价购买贫困户养殖的“土货”。据统计,2020年,吴敬媛为万全村贫困户销售砂糖橘115吨,罗汉果18.75万个,蜂蜜385斤,干香菇1060斤,土鸡土鸭1620只,共计增加贫困户收入40多万元。
无论在哪个岗位,吴敬媛都能积极应对,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她的努力,让脱贫致富花盛开在万全村各个角落。
吴敬媛(左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瑶乡农副产品。
>>上一篇:防城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自查自纠动真格 整治行动有...
>>下一篇:凌云公路养护中心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