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时代江西交通运输干部职工良好精神风貌,树立行业先进典型,凝聚推动交通强省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在交通运输部开展的2019年和2020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江西省感动交通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经过层层推荐、网络评选、专家综合评审等环节,确定张红宇等10名同志为“江西省感动交通人物”。
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2019年、2020年“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及“江西省感动交通人物”的典型事迹。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在牢记初心使命中砥砺前行,在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在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中引领风尚,为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贡献更大力量。
一起来看
“江西省感动交通人物”
花雪莲的典型事迹
↓↓↓
花雪莲:宜春市公路管理局劳资科科长、宜春市公路管理局驻袁州区飞剑潭乡塘源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为民解忧的“花姐”
“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塘源会有今天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和优美的环境,感谢党的好政策啊!感谢花书记把我们当亲人,尽心尽力为我们辛苦操劳。” 宜春市袁州区飞剑潭乡塘源村 77岁的村民欧阳景申提起花雪莲来赞不绝口。
2015年底,根据宜春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花雪莲被宜春市公路管理局派驻到“十三五”省定贫困村宜春市袁州区飞剑潭乡塘源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她先后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驻村帮扶5年来,花雪莲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全身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帮助该村脱贫做了大量工作,塘源村于2017年底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此后,花雪莲再接再厉,带领大家一起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快速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花雪莲在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她的工作深受村干部、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落实产业帮扶,为贫困户提供有力保障。
驻村初期,花雪莲发现塘源村没有一个产业扶贫基地,经过多方考察,她决定在村里成立产业扶贫基地,实现零的突破。她积极寻找本村有经验的党员带头人,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经领导同意,宜春市公路管理局于2017年7月,出资20万元与该村党员带头人钟增辉签订协议,成立飞剑潭联光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参股建园、定额扶贫”的方式帮助贫困户。目前,该基地拥有208亩种养基地,已种植葡萄8亩、沙塘桔3000棵、红心柚15亩1000余棵,梨子、桃子各400棵左右,八月瓜1600余棵;拥有鱼塘25亩、鸡400只、鹅500只、红面鸭200只。该基地除每年不仅可以给贫困户分红,还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花雪莲与村干部共同商讨,开发了一个新的产业基地——乐农油茶产业合作社,并与当地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协议,计划种植柚子、柿子、蔬菜等果蔬。花雪莲除了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外,又向本单位争取了2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2020年,她又向上争取20万元扶贫资金,扩大了产业基地。目前,该产业基地已种植甘蔗18亩,植桃树350棵、枇杷树400棵、桑椹1000株、安福金兰柚360棵,渔塘7亩左右,放养草鱼苗400斤、鲤鱼苗120斤、雄鱼苗70斤,饲养生猪8头。2020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左右。
发挥行业特色,为村民提供良好道路通行环境。
驻村之初,花雪莲发现塘源村村组公路很多都坑坑洼洼,尤其是塘源村殊桥山口组到塘源大屋组之间长达2.86公里的鹏飞路(途经5个村庄),可以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出行,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花雪莲将这一情况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得到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宜春市公路管理局充分发挥公路部门的资源优势,对该村道路、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力改造。仅2017年就投入400余万元对鹏飞路以及其他村组公路进行了改造及路面硬化。2019年底,她又积极向单位申请,花费10余万元对该村地处塘下组的3600余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及周边道路进行黑化(油面摊铺)。
创新帮扶形式,为贫困户筑牢坚强后盾。
塘源村21户贫困户均有对应的帮扶干部,为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花雪莲带头积极制定精准帮扶方案,采取层层帮扶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花雪莲带着扶贫队员走访慰问贫困户,温暖了贫困户的心。现年36岁的贫困户陈小良早年丧父,12年前,又因车祸致高位截瘫,成了重度残疾人,整天坐在轮椅上,受伤的部位被反复摩擦挤压,伤口无法愈合,长年溃烂流脓,靠每天敷药、吃药来维持,痛苦不堪。他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靠国家救济度日,生活极其艰难。面对小良的不幸,花雪莲反复思索,心想,要使小良走出困境,首先必须抚慰他受伤的心,给他温暖,关爱他、帮助他,让他在思想上从痛苦中走出来。因此,除逢年过节带礼品去慰问走访外,她先后数十次上门和他谈心、拉家常、疏导,并多次自掏腰包帮他买药。小良十分感动,慢慢地把她当亲人,对花雪莲的称呼也由之前的花书记、花科长变为了“花姐”,逐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树立了生活的信心。这时,她趁热打铁,建议他在家院子里多养点土鸡,并承诺帮他销售,小良欣然同意。这样,他从几只到10多只,到60多只……2017年,小良成功脱贫了。为了扩大养殖规模,2019年9月,花雪莲又设法帮他购买了一台1000余元的孵化机。现在,小良既可卖肉鸡,又可以卖鸡蛋,还可以卖鸡苗,收入稳定增加。2019年,陈小良被袁州区授予“脱贫致富之星”荣誉称号。陈小良的事例,产生了连锁效应,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他许多村民也主动搞起了养殖,大家纷纷表示,要自己动手,努力争取早日脱贫。
加大资金筹措,为整村脱贫提供资金保障。
2017年,花雪莲与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为村里跑项争资20万元在塘源村建立30kw的光伏发电建设项目,两个月就实现并网发电;2018年,成功争资41万元启动了一个70kw的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新增新农村建设点8个,争取资金240万元; 争取交通部门村组道路硬化资金68万元。2019年,争取饮水提升资金63万元,水塘水渠河堤维修资金156.5万元,村庄整治资金30万元,筹集“亮化”资金7万元。2020年,争取饮水工程、水圳维修、公路硬化等项目共计128万元。
驻村扶贫5年来,花雪莲与乡亲们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现在在村里,无论走到哪里,总会听到一声声亲切的“花姐”,乡亲们无不由衷地称赞她,乡亲们的认可,成了她扶贫路上前进的最大动力。
五年前的塘源村是一个无企业、无产业、无就业的“三无”村,村里欠着外债,境内道路坑洼,房屋破旧,设施奇缺,村民囊中羞涩,想办啥事都难。全村1700多人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外出谋生……花雪莲带领扶贫队员们坚守在扶贫一线,5年的坚持不懈,迎来了塘源村的巨变,贫困村的帽子于2017年底被摘除、贫困户全部脱贫,走进村内,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平整干净的水泥(沥青)路四通八达延伸到家家户户门口,水、电、通讯管道(线)进到村民家中,村民住房整洁安全。集体经济壮大,家庭收入增加,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花雪莲的工作除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还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先后荣获袁州区“优秀结对帮扶干部”“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宜春市“巾帼建功标兵”、脱贫攻坚“最美女第一书记”,江西省“优秀女第一书记”“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