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您,古老而倔强。斑驳的石砖,厚重的木板,粗壮的铁索。您的重心由交通要道变为旅游景点。与其说您“盛名不复当年”,我更觉得您是与时俱进,做起了“兼职”,继续为您亲爱的人们发光发热。谢谢您不辱使命,在百年风雨中稳稳扛起了历史和时代交托您的责任,谢谢您“身体依然硬朗”,能和我们一起感受这新中国守护下的和谐盛世。
当年的您是西南边陲茶马古道的重要筋脉,一张一弛,决定着茶马古道的贸易畅通,决定着一方土地的兴盛繁荣,何其辉煌,何其荣耀。经您北上的马帮贩茶叶贩布匹贩粮食……经您南下的商队贩井盐贩药材贩皮革……琳琅满目,互通有无。马蹄声、驼铃声、寒暄声、采买声不绝于耳,好一幅“互市经营”的热闹景象!
以木板和铁索悬于金沙江面的您是连接起丽江古城与边屯名郡的“生命线”。金沙江两岸因您而得以进入经济、人文高度融合共同发展的繁盛时期,更为西南地区的和谐、稳定、繁荣扎下了坚实的根基。
百年沧桑,风起云涌。在历史的洗礼中,您数毁数建,如今更显厚重沉稳的美感。您就在这里,见证着时代的跌宕起伏,见证着人民的苦难与奋斗,更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星星之火掀起了燎原之势,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向光明,见证着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奋斗不息中挺直了脊梁,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以自信的目光平视世界。
您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在木板和铁索的碰撞声中缓缓讲述着历史的更迭,丰富着我们对事态的所闻所思,沉淀着我们对祖国的朴实情感,坚定着我们对民族的理想信念,更以滔滔的江流把我们的目光引向现在和未来。
您知道吗,如今的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在稳步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依然在勇攀高峰。如今的祖国,再宽的江海,再深的天堑,都阻挡不了中国人建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桥梁的实力与毅力。在离您不远的金沙江上游,是我国刚刚建成的世界最大跨径山区悬索桥——金安金沙江大桥。它是那样雄伟壮观,代表着新中国先进的科技实力与强大的综合国力。
我在想大概从它开始建设那天起,您就已经远远地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它了,它就像您的“孩子”一样在新中国的“雨露和养分”中茁壮成长。您感恩于祖国的强盛,让您的“孩子”成长为了国之栋梁,您欣慰于“孩子”的拳拳爱国之心,立志投身于对伟大祖国的奋斗和奉献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您的凌云壮志与满腔豪情,就交由后辈替您延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您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茶马古道上来往的商队和行者,您把最深切的情感交付给了金沙江两岸的繁花和绿茵,交付给了牛羊和麦穗,交付给了放牧的孩童和耕作的老伯。
您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源远文化的基石,是“巨人的肩膀”,金安金沙江大桥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焕发着蓬勃生命力的年轻一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源远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古老智慧和新兴思维碰撞出的绚丽火花。我深知,正是有千万股像您一样厚重力量的托举,中国的发展才更加笃定从容,行稳致远。
您真是伟大而朴实,伟大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必定有您浓墨重彩的一笔,朴实到每天依然只是静静地立在那里,俯身为行人送去平安与祥和。
如今,金龙桥与金安金沙江大桥,“一老一少”“执手而立”,正如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相连,相辅相成,共同见证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的智慧与勇毅、奋斗与拼搏、不屈与决心,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站在金龙桥上回望着过去,眺望金安金沙江大桥而感受着现在,在心底深处憧憬着未来。
>>上一篇:237省道与“勐赫”的美丽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