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家公司的工程师王志龙从北京乘机降落到长春龙嘉机场,在机场通过载人输送带接驳高铁,用时15分钟即抵达长春站。“以前都是公司出车接送或者打车,现在乘坐长春的立体公交不仅节省时间,花费也少。”走南闯北的王志龙对长春市快捷便利的公共交通赞不绝口。
2013年,交通运输部批准长春市创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自此,长春市的公交发展理念愈加清晰:布局“立体交通”,工具“绿色多元”,体现“以人为本”。
“立体交通”是个复杂的多元体,既涉及道路布局,也涉及车辆走向,是若干节点与线路的复合体。以长春龙嘉机场、长春站和长春西客站等大枢纽为例,不用出场站,旅客便可以自由选择乘坐地铁、轻轨、公交车、出租汽车。大枢纽之外还有小枢纽,是各类公交车出发和终末停泊场站,共计65处。
“绿色多元”,是指公共交通工具而言。在长春,许多市民津津乐道的是轻轨车,在高架桥上或地面上行驶,与地面上的车辆可以混行,车体是低地板车型,乘客不用登高上下车。公共汽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9.6%。以13路公交车为例,37台汽车中,有纯电车22台、液化气动力车15台。电动车都是利用夜间充电,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以人为本”,是长春市公交都市建设的出发点。以13路公交车为例,全程11.5公里有20个站点,在人口密集处,不到500米就有1站。目前,长春市公交线路多达232条,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由2013年的13标台/万人提升到现在的29.4标台/万人。长春的公交车有专用行车道,整体车速达到了每小时30.48公里。
如今,长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系统为辅助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许多市民不再把车开到单位,而是把车停留在地铁口附近,然后转乘地铁和公交车上班,这已经成为长春市的出行新时尚。(王鹤)
>>上一篇:公交服务更优质 市民出行更便捷
>>下一篇:吉林市交通运输局:专项督查公路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