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公路建设方式的试探
1984年初,普朝柱省长叫秘书给省交通厅打电话,来汇报工作。去年交通厅领导班子完成新老交替工作,新上任的党组书记、厅长葛维新率领杨弼亮、凃济民和我三名新手前往汇报。葛维新先汇报了班子换届情况,介绍了三名副厅长的工作分工和全厅的基本情况,然后叫我汇报公路建设工作。我汇报说:“我们新老班子一起研究了全省公路建设计划,近几年内除了继续抓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重点改建提升4条国道干线,新建5条断头连接公路,首先修建思澜公路。但资金是主要问题,省计委每年安排交通厅的修路经费才1000万元,用于补助修建县乡公路,干线公路的资金全靠养路费。全省征收养路费一年1亿多一点。我问省公路局长蒙果成,建思澜公路三级路每公里要多少钱,他说最少每公里60多万。全年的养路费还不够修思澜公路。”
普朝柱省长听到这里,他说:“中央要求各行各业都要实行改革,我们现在建干线公路都是专业施工队伍包打天下,他们说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这样的修路方式既不能保证质量,又不能降低造价,必须实行改革。去年我到思茅,地委、行署领导都要求省里修建思澜公路,我说这条路工程那么大,省里没有那么多钱。现在修县乡公路,省里每一公里补助5万元,由各县自己修。如果思澜公路每公里补助15万元,由你们地区承包修建,行不行你们合计一下答复我。他们商量后说干线公路标准高,我们技术弱,省里能从技术上帮助我们,我们愿意承包修建思澜公路。我当即答应由省交通厅帮助你们。我的改革就是四句话:省地结合、专群结合、群众投劳、省给补助。”
别开生面的修路承包签字仪式
1984年4月3日,省计委举办思茅地区承包建设思澜公路签字仪式,普朝柱省长亲自主持,他首先讲改革公路建设方式的重要性,要打破专业队伍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专群结合;要发动群众参加修路;地委、行署要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做好技术支援、资金落实等工作。省政府要求思澜公路1984年9月15日正式开工,1986年12月完工。澜沧江大桥由省公路局负责修建,路桥同时竣工,到时我要坐车从思茅直达澜沧。
省计委主任钟其庆、省交通厅厅长葛维新代表省政府,思茅行署专员王荣禄代表地区共同在承包协议上签字。副厅长周传方作为省交通厅执行负责人列席仪式;省公路局党委书记陈继高作为修建澜沧江大桥执行负责人列席仪式。
思澜公路第一次全线停工
王荣禄专员签完承包协议后,立即返回思茅组建思澜公路建设指挥部,任命分管财经的副专员周仲凯为指挥长,地区交通局长,思茅、澜沧两县副县长为副指挥长,聘请思茅公路总段长罗启愚为总工程师。两县迅速召开动员大会,组成民工队伍上路。省内外十多个包工队也闻风而来,承包施工任务。1984年9月15日,思澜公路举行盛大的开工仪式,全路开始施工。
然而开工才半年多,周仲凯指挥长同几位副指挥长及罗启愚总工来省交通厅,找刚上任不久的杨弼亮厅长和我。周仲凯指挥长说工地遇到很大的困难,我们要向省领导汇报。我立即向办公厅反映,约好汇报时间。普朝柱省长及省计委等单位领导听取汇报,我陪同指挥部人员到会。周指挥长汇报了工地人员及施工情况后说,现在钢材水泥及生活物资都在涨价,每公里15万元补助远远不够,很多包工队都跑了。普省长马上说:“不要讲了,原来讲得很清楚,要你们发动群众,组织民工队伍,与专业施工队结合一起干,你们却找了一大堆包工队,他们来是要赚钱的。你们完全违背了改革的要求,你们赶快回去,叫地委、行署领导重新学习改革精神,重新组织施工队伍,赶快恢复施工。”
受到省长的严厉批评后,地区党政领导又重新学习,调整布局,决定举全区之力投入思澜公路,要求十个县都成立民工队,由县领导带队上路,成立民兵突击队、青年突击队,专攻困难路段,各县交通局的公路工程队也都投入施工,专群结合。很快在思澜公路上又掀起了第二次施工高潮。
施工再遇挫折,省派出调查组
1986年初,思澜公路指挥部原班人马再次来到省交通厅,直接找到杨弼亮厅长和我。周仲凯指挥长说,上次受到省长严厉批评后,地区领导班子重新研究部署,十个县都组织了施工队,由一位县领导带队,包干负责施工任务。各县的公路工程队都参加思澜公路施工。现在的工程多数是石方工程,特别是澜沧江两岸悬崖陡壁,民工队很难施工,加之物价上涨,补助资金已经用完,无钱购买器材,民工的生活费也发不出,只好全线停工。我们不敢再找省领导,只有再找你们帮助,否则就会半路夭折。我们一听问题严重,杨弼亮厅长叫我再找普朝柱省长汇报地区的实际困难。
普朝柱省长听了我的汇报,他说:“原来定好每公里补助15万元,也没有认真核算过。你们马上组织一个调查组,到工地认真调查还剩多少工程量,需要多少资金,回来我们再具体研究,决不能让思澜公路半途而废。”我同杨弼亮厅长商量后,由我和厅工程处何元成处长、周生贵工程师、公路设计院贺贤谋副院长、公路局樊天锡会计组成调查组立即出发。
王专员和指挥部的全体成员早已等待调查组到来,我们十多人一起共同开展工作。思茅县内地势比较平缓,公路路基已多成型,越野车可以缓慢开行,有些山坡不能开车,我们步行调查,边看边议边记录。走到澜沧江边一看,几十公里只开挖了毛路,无法通车,步行也十分困难。顺着毛路走到江边,乘木船过江到达澜沧县境内,沿江两岸几十公里都是悬崖陡壁,这一段是剩余工程量最大的路段,也是施工最难的一段。我们从2月18日开始野外调查,到2月27日到达澜沧县城,澜沧县的工程进展缓慢。双方在县招待所讨论研究了三天。周指挥长说,调查结果,还有近半工程量未完成,离完工期限只有半年多了,补助资金却用完了。我的意见请省里增加补助最少一千万元,否则我们确实完不成任务。双方为此发生了争论。最后,我说:“经过我们共同调查,都认为省里原定的补助标准偏低,应该增加补助资金。究竟增加多少应全面考量。增加太多省财政有困难,也失去了改革的意义,太少了地区难以完成修路任务,我们小组研究提议增加补助800万元,请地区领导考虑。另外我建议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按期完工,请地区领导同军分区首长商量,请工兵部队支援,军民共建思澜公路。”王专员等领导一致表示同意,并恳切要求我当场拍板定案,时间紧迫,等不起省里再讨论。我无奈只好说,你赶快复工,我宁丢乌纱帽,也要力争省领导同意增加补助资金800万。
三次施工高潮,思澜公路如期竣工
调查组回昆后,我为擅自决定增补资金可能撤职查处而焦虑不安。三天后,普朝柱省长再次召开会议。我如实汇报了调查情况和省地共同商定的增加补助的意见。省计委钟主任第一个发言,肯定了调查组同地区领导不顾辛劳深入调查的工作,认为所提意见实事求是,省计委同意增补800万元资金。其他领导也表示同意。最后普朝柱省长讲话:“调查组的工作完成得很好,增补800万元,既帮助地区解决了困难,又能确保思澜公路按期完成,更重要的是增补800万元,算下来每公里才21万元,大大低于专业施工部门的要价,事实证明这次改革是成功的。”
这次汇报会的消息传到思茅地区,全区上下精神振奋,施工更加努力。加上解放军部队官兵参战,军民共建,全线第三次掀起施工高潮,加快了施工进度,思澜公路终于按期竣工。
1986年12月16日,思澜公路指挥部打电话到省交通厅,报告思澜公路如期完成全部工程,我们已进行初验,请厅派人正式验收。我们原调查组4人再赴思茅,我委托何处长等参加正式验收。12月26日,在思茅行署,调查组与行署领导举行签字仪式,我与周仲凯副专员分别代表省政府、思茅行署在思澜公路正式验收报告上签字。1986年12月27日,思茅地委、行署隆重举行思澜公路竣工庆祝大会,给我们4人披红戴花,在万人大会上,由王荣禄地委书记和我二人剪彩。当天的《思茅日报》刊登了胡耀邦总书记为思澜公路的提名,交通部来电祝贺并承担省补资金的一半。普朝柱省委书记,和志强省长分别题词,登载了《人民日报》对此路改革工作的评论。
>>上一篇:黄 梅 的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