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雅洁 唐相传 摄影报道
群山绵延,远处的村落在绿水青山间炊烟袅袅,眼前的黄金间碧玉竹在微风中摇曳身姿,“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是行驶在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新柳南高速公路)上的第一感受。7月1日,新柳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广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县县通高速公路比例达97.3%。
新柳南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0—2020)》“六横七纵八支线”中桂林—柳州—南宁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南北交通线的一条大通道。项目主线全长200公里,建成通车后,有效缓解了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特别是六景至三岸路段的交通压力,提升南北交通通行能力,对完善区域公路网,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工于匠心 打造双示范工程
“品质来源于细节,工于匠心”是新柳南高速公路建设的基本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秉持“责任交投、品质致远”文化理念和“快、好、省”建设理念,全面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控制,强化细节管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首件制”等标准化施工举措,深化品质工程创建工作。
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稳打牢,后续的工作才能够得到保证。为保证路基填筑厚度及质量,在土方施工过程中,新柳南高速公路严格坚持“四区段、八流程”标准化作业流程。针对填方路基,则采用强夯补强全覆盖,降低路基施工后沉降问题;特别是针对填石路基,全线均采用大吨位压路机36吨羊足碾来确保压实质量。
“绿色”是贯穿新柳南高速公路建设的另一个重点。为做好高速公路绿化工作,项目采用在弃土场上撒播草籽和苗木种植的方式进行复绿,同时,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隧道口、路堑边坡碎落台等进行独立专项设计,并种植开花乔灌木、竹子及爬藤植物进行绿化美化,绿化成活率达95%以上。新柳南高速公路上的苗木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宜花则花,宜树则树,并与不同季节的开花苗木合理搭配,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全面覆绿,路景相融”的绿化景观效果。“开工之初,新柳南高速公路项目就确定了路与自然融合共生的理念,在施工中全面加强绿化工程精细化设计,坚持边坡‘一坡一设计’、隧道‘一洞口一设计’,因地制宜选取苗木确保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廉向东说道。
创新驱动 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坎坷与困难丛生。面对艰难的处境,新柳南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团队凭借着勇于创新的斗志,稳步推动项目建设。
吾排隧道是新柳南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途经岩溶溶洞、崩坡积土、软弱下卧层、地下暗河等,隧道内部容易出现溶腔多发、围岩多变等问题。“隧道施工不怕长,就怕地质条件太差,像吾排隧道,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使用普通勘探设备。”新柳南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指挥长唐修益告诉笔者,“但既然揽了这瓷器活,就必须得有金刚钻。”为此,新柳南高速公路采用TGP超前地质预报仪和C6型多功能全液压履带式钻机的“长短”结合,为隧道安全施工保驾护航。两者相辅相成,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使用范围广,探测范围可达120米,为隧道开挖、支护等提供科学指导,也为隧道顺利掘进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新柳南高速公路项目路面施工试行无人操控压路机群,综合利用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障碍物识别技术,完成既定的行驶、转向、工作装置作业等碾压任务;预制梁板则采用组合式钢台座+自动伸缩旋转喷淋养生系统等;全线共开展微创新工作20多项,助力提升工程品质。
党建引领 彰显党员担当
党旗引领风帆劲,不忘初心矢志行。新柳南高速公路结合项目建设实际,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开展“交投先锋+攻坚突破”系列活动,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砥砺奋进力量,为工程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新柳南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着古州分离式立交桥跨铁施工、龙马红水河特大桥汛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难题,项目加强与各参建单位联学联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克难攻坚小组,党员冲锋在前,青年员工扛起重担,点燃建设者干事创业热情,激励全体参建员工在23个月的有限时间里高质量完成20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
此外,新柳南高速公路项目还积极践行国企担当,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解民忧。坚持“永临结合”,全线施工便道变永久性道路共29条,进一步完善主线外交通网络,给当地村民出行带来便利;主线内隧道进出口临时变压器90%变为永久变压器,减轻主线周边用电设施压力;增设高速沿线通讯设备基站15处,解决部分线外地区无信号、信号弱等问题。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每一次硬仗与考验面前,新柳南高速公路建设者迎难而上、披荆斩棘,用担当与奉献,践行着“修建一条高速,造福一方百姓”的铮铮誓言。自此,八桂大地上,又一条崭新的“巨龙”在群山峻岭中蜿蜒向前。
图为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长岭特大桥。
>>上一篇:交通运输部召开2021年部安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自治区交通...
>>下一篇:我区深化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