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实施 > 正文

论道南沿江——站城融合、5G技术应用协调推进会在江阴举行

时间:2021-09-29作者:佚名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9月16日,南沿江城际铁路站城融合、5G技术应用协调推进会在江阴举行。省铁路办副调研员高剑敏、南沿江公司董事长丁文虎、南沿江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范余华、省铁路集团工程技术部副部长黄其雷,沿线设区市及其区县相关负责人,铁五院、铁四院、中国铁设、站前广场建设及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华为公司与中铁建电气化局、中广国际、江苏铁塔等研究团队参加会议。

  会上,研究团队分别汇报了在各自领域对站城融合研究的初步成果,阐述了各自的设计理念,突出南沿江高铁沿线长江文化、江南文化特色,以南沿江高铁“驰骋江南、品味水韵”为文化主题,体现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现代高铁文化和时代文化元素,在站房及广场设计方面与所在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极力彰显南沿江高铁沿线城市形象和人文内涵。同时在设计中深度融入5G等现代科学技术,搭建南沿江高铁数字平台,建设智慧枢纽,打造行业标杆。基于数字平台,建设智能运营中心,做到区域全景可视,视频智能分析,数据实时监测,感知安全态势,统一能效管理,实现低碳运维。从智能旅服、安全运营、综合管理三方面出发,实现站城一体化,构建面向地方政府和铁路运维服务的5G智慧站城。

  范余华表示:每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源头需要各地深入发掘,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研究单位对接,开展专题研究,做到站房设计与地方特色相匹配。下阶段,站房工程工期紧,站区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大,希望各地能够统筹协调、细化进度安排,争取顺利完成省目标任务。

  黄其雷指出:南沿江项目推动站城融合、5g智慧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实现站城一体的理念,是高铁时代发展进步的体现。希望各地紧跟步伐,加快推进,找准综合枢纽在城市中的定位,实现地方配套工程与铁路标准相适应。

  高剑敏作了最后总结:南沿江城际铁路站城融合、5G技术应用在可研阶段就已提出,沿线市、区要结合长江文化、江南特色,加强与设计单位沟通对接,抓住当前站房施工图组织设计进一步深化阶段时机,加快推进融入地方想法的站区设计研究,尽快确定站城融合方案。站房建设开工在即,地方政府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牵头建立相关联动机制,统筹协调不同建设单位进场施工。最后,他对南沿江项目建设的整体推进也提了意见。

  南沿江城际铁路是我省首个自主主导投资建设的铁路项目,线路起自南京南站,途经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进入上海,全长278.53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每小时。沿线车站将全部建成5G融合的“智慧车站”,无论是信息化还是自动化程度都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未来南沿江城际铁路的各站点都将采取“站城融合”模式进行综合开发,精心打造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城市客厅”,将车站、城市和产业相融合,推动铁路枢纽从交通运营向产业运营转变和延伸。

  (无锡市铁路办)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1/9/20/art_41362_100297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中秋假期淮安铁路运营平稳

>>下一篇: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庆文专题听取苏州市铁路工作及通苏嘉甬...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