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引领,整合平台数据,全面开启治超非现场执法,完成源头监控设备的安装和联网……湘潭治超正转向“科技治超”模式。
全市非现场执法结案4663起,整体超限率从3%以上大幅下降至0.5%以下,荣获2020年度全省治超、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考核排名第一,谱写了湘潭治超新的篇章。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建设指南要求,湘潭市与专业公司联合开发、升级打造实用于执法的治超软件平台,将支撑平台迁移至湘潭市政务云,从技术上突破过去“产品不兼容”的壁垒,通过“不合格企业名单”,从制度上孤立阻隔“垄断”技术商。突破性实现全市11套不停车检测系统、5个超限检测站、84家源头企业所有称重和视频数据集中接入市平台,共涉及7家产品供应和承建单位,真正实现全市治超各项数据由市级平台统一联网上传省平台目标。
湘潭市以非现场执法为主线,路警联合执法相辅助的治超工作新格局,让非现场执法真正形成战斗力、震慑力。今年以来,联合执法已查处超限超载货车3199台(非法改装209台),卸载货物3.09万吨,交警记分10978分。建立“重点监管车辆台账”,由交通、交警执法部门综合运用科技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比对、轨迹追踪等科技手段,对重点车辆实行精准研判、精准布控、精准查处,达到精准打击实效。目前,共精准查处违法车辆657台,比对遮牌148台,超限检测站闯禁抓拍1060台。
出台建设指南,将联网工作纳入“三层级”责任巡查重要内容(由地方政府、交通执法、许可部门依职责制度化巡查管辖企业),由领导带队全面摸排、走访企业;建立企业微信群,每日通报,引导治超平台、网络服务商、承建单位、源头企业四方联动解决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每日抽查发现问题列入台账,并督促整改闭环。同时,深层次探索、研究源头科技监管新思路,将源头企业上传数据综合运用于“定向稽查”“争议会审”等执法实践,最大发挥数据监管效能。
>>上一篇:武陵源区稳步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
>>下一篇:益阳交通:全面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