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国产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完成首次深海调查

时间:2021-11-01作者:佚名来源: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

  日前,由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研制项目成果“海威DJ11000”,随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向阳红06”船在公海完成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充分验证了国产深海绞车系统的稳定性和作业能力,打破了国外同类设备垄断的局面。

  “海威DJ11000”最大工作水深1.1万米,配备国内首根1.3万米无接头合成纤维缆,可在世界所有海域最大海深处开展地质取样作业,系统性能及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并部分超过国外同类主流产品水平,是国内首套同时拥有中国船级社(CCS)和美国船级社(ABS)双认证的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整机系统国产率不少于95%,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100%,完全实现自主可控。此次地质取样作业水深达7762米,生物拖网放缆长度1.1万余米,最大收放缆绳速度超每分钟120米,最长连续作业时间超30小时,获得多站位的深海样品。

  据悉,深海地质绞车系统是远洋科考船的基本配置设备,但目前国内深海科考船地质绞车系统几乎全部从发达国家进口,开展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国产化自主研发十分迫切。

  2018年8月,经交通运输部推荐,由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研制”项目获科学技术部批复立项。大连海事大学李文华教授团队全程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工作,依托大连海事大学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辽宁省船舶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和大连市海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及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既有技术基础,联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等单位经过2年协同技术攻关,解决了深远海科考作业地质绞车系统存在传统钢缆自重过大等问题,建立了全尺寸合成纤维缆非线性刚度计算模型和合成纤维缆实时状态监测体系,突破了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技术等。2020年10月,“海威DJ11000”制出并通过车间陆上联调试验,随后装入“向阳红06”船,在4000至6000米水深多次取样示范应用,取样成功率达100%。

  课题负责人、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李文华教授介绍,下一步,“海威DJ11000”将随“向阳红06”船开展常态化深海调查作业,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科技支撑,为海洋科考事业“走向远洋、走向深海、走向极地”提供坚实保障。


原文链接:http://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111/t20211101_36238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绿色大道添彩冬奥

>>下一篇:内蒙古高速公路设十个应急物资专门站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