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行业风采 > 正文

喜报|江苏省3名交通产业工人荣获“全国交通建设工匠”

时间:2021-11-11作者:佚名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日前,全国总工会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印发《关于开展向“全国交通建设工匠”学习活动的通知》,公布了80名“全国交通建设工匠”名单。江苏省无锡客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浦锡东、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马腰作业区机械一队副队长唐艳、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港口装卸机械司机黄强3名同志被授予“全国交通建设工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全省广大交通职工要深入学习榜样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敢于拼搏、勤于奋斗,持续激发创造潜能,凝聚奋进力量,争做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交通产业工人,为建设交通强国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力量。

  浦锡东:客车维修行业的排头兵

  浦锡东,男,汉族,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技师,现任无锡客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曾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无锡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浦锡东(中)

  浦锡东从事汽车维修29年,解决了汽车维修过程中各种难题和技术攻关。他研制的LNG电子节气门清洗设备获得江苏省质协杯QC小组成果二等奖,发明的可移动式发动机喷射阀清洁设备获得国家专利。长期的维修实践让浦锡东养成了一种“维修思维”,提出的“问、闻、望、检、切”五字工作法,为解决汽车故障提供了一套科学方法,得到广泛运用和推广,被无锡市总工会命名为“浦锡东操作法”。浦锡东主持开展的LNG车辆课题研究、修旧利废和技师讲坛等工作,保证了车辆维修质量的稳定,节省了车辆材料、燃料消耗成本,并传承与发扬了修理技术,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

  唐艳:匠心筑梦,海港“铁莲花”芳华绽

  唐艳,女,汉族,197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江苏省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马腰作业区机械一队副队长,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大工匠、江苏交通工匠、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担任连云港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

  

  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马腰作业区机械一队副队长唐艳

   从一名叉车司机成长为“技能专家”,唐艳总结出装卸氧化铝、胶合板等15个货种的先进操作法以及“一铲准”“二确认”等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每年为公司节约燃油消耗近800余万元,这些方法在全国交通系统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整体装卸效率。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她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年均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00余人次,其中6人获得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2人荣获“江苏省首席技师”称号、12人获得连云港市“技术能手”称号;先后申报科技进步奖项80

  多项,6项获国家专利,累计为港口创造效益2千余万元。

  黄强:匠心彰显劳模品质 初心建功交通强国

  黄强,男,1982年1月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港口装卸机械司机,“黄强组”组长,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最美港口人”、江苏工匠等80余项荣誉。

  

  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港口装卸机械司机黄强

  黄强专业精进,独创出以“稳、准、快,一钩准、无声响”为精髓的黄强门机操作法,成为门机司机培训的招牌;他善于创新,带领团队累计开展防倾式水泥管桩吊钩研制等技术创新53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他用坚守付出诠释着一名交通港口产业工人的初心使命。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1/11/10/art_41629_101035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致敬——雨雪中守护的救援人!

>>下一篇:熠熠党心跃百年 翰墨光影颂华章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