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交通运输部支持指导下,省交通运输厅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为推动我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在2022年全国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检查中位居全国第4、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五,成功推荐“2022年全省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 1件、“2022年全省十大法治人物”1名。
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引,全力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出新出彩
1.常学常新习近平法治思想。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开展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厅党组书记、厅长章义以《常学常新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耕细作深化法治交通建设》为题专门上法治课。举办全省交通运输领导干部法治培训班,邀请合肥工业大学吴椒军教授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印发《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和《安徽省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重点,全系统共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近500场次,厅门户网站普法专栏刊登转载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等文章视频作品60余篇。
2.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厅党组书记、厅长章义高度重视法治交通建设,在年度述职时专门报告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专题召开厅依法行政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专门听取合法性审查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召开厅党组会、厅长办公会等,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重点事项。
3.统筹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落地见效。细化24项贯彻落实《安徽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重点任务,印发《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要点》,出台法治政府部门建设重点工作提示及督办制度,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二、全面履行政府部门职责,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4.深入践行“一改两为”会议精神。厅党组高度重视并及时贯彻省委省政府“一改两为”会议精神,梳理制定“一方案三清单”的贯彻落实举措,已全部完成。从快办理“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反映诉求,事项办结率100%、满意度排名靠前,省委季度工作点评会连续两次点名表扬。完成违法行政行为集中整治、行政机关履行给付义务情况清查以及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公布厅公共政策目录3项。
5.不断优化部门机构职能。巩固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成效,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省级地方海事职责分工,印发《安徽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协作办法(试行)》,加快健全职责清晰、衔接顺畅、协同协作的工作运行机制。动态调整“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现有省级权责事项126项,同步制定权力运行监管细则、流程图和廉政风险点;梳理统一全省交通运输行政许可清单56项、中介服务清单6项、公共服务清单44项。
6.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将1000吨级以下(不含本数)港口非深水岸线许可下放至市,32项交通运输权力事项纳入乡镇赋权清单。创新监管方式,动态调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19项、联合抽查事项7项,全省共抽查企业1640家、发现并改正问题581个,其中部门联合抽查582次、发现并改正问题167个;巩固“互联网 监管”,233项监管事项的2万件案件数据和183万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数据共享至省“互联网 监管”平台;加强信用监管,建成交通运输信用综合管理平台,完成公路水运工程等领域信用评价,探索大件运输许可分类监管,安徽交通信用指数在交通运输部定期通报中保持前列;探索包容审慎监管,牵头建立并运行省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优化政务服务,印发《安徽省交通运输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全省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进省级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帮办”,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服务360多次。15项政务事项实现“掌上办”、5项实现“跨省通办”、2项实现“自助办”。
三、建立完善法制体系,夯实筑牢依法行政制度基础
7.健全行业地方法规体系和依法决策制度体系。完成《安徽省港口条例》修改。完成《安徽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实施<航道法>办法》调研论证。率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涉企政策制定程序的通知》,完成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修订,公布12项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持续巩固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机制,公职律师、专业律师等法律顾问作用有效发挥。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备案率100%;开展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清理后保留44件、修订2件、废止13件,并向社会公布。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持续提升综合执法规范化水平
8.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印发《安徽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十四五”规划》。巩固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效,建立27项执法长效机制年度任务清单,制定常态化查纠整改工作方案,动态建立更新问题线索库,整改率100%,在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视频调度会上作经验交流。
9.创新优化综合执法方式。首创“承诺轻罚”制度,自6月1日上线已办理轻罚案件243件、减免罚款88.3万元。动态调整“轻微免罚”清单制度,累计办理免罚案件1523件、免罚金额84.8万元。制定说理式执法工作指引,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双书送达”。建立实行重大敏感执法案件报告、执法案件回访制度,累计报告重大案件90余件、开展回访活动2400余次。
10.部署推进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印发《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召开全省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视频调度会,首批39家示范基层执法站所已取得初步成效。全面完成执法制式服装和执法标志统一换装,加快推进执法车船外观标识统一,稳步推进执法证件换发。开展“151”执法人才培育行动,举办全省领导干部和执法师资培训班,分级分批抓好执法人员全员轮训,执法人员年度参训时间做到不少于60学时。
五、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行业大局稳定
11.完善行业应急处置机制。提请省政府同意印发《安徽省水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厅本级“1 15”预案体系。联合六安、芜湖、合肥市分别举办公路交通、水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建立健全省、市、县应急运输三级联动机制,完善道路运输应急运力库,储备应急保障车辆1465台。指导督促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和企业强化汛期、台风期、夏季连续高温天气、冬季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等重点时段安全检查、应急准备和值班值守工作。
12.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全年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7件。办理厅本级行政复议答辩、行政应诉各1件,无一败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依法处理信访事项,修订《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信访投诉请求法定办理途径及相关法律依据清单》,受理信访事项和网友留言1300余件,办结率100%。切实维护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印发《安徽省促进网络货运行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召开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规范经营提醒座谈会等,切实维护网约车驾驶员和货车司机合法权益。督促各地各单位及时排查、处置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和农民工资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六、持续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切实加强部门权力制约监督
13.严格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125件人大代表建议、59件政协委员提案均按时办结,满意率100%。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政府审计,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编制印发《安徽省交通运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指引目录》及《安徽省公共交通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指引》,全年主动公开信息3000余条、政策解读信息48条,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3件。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完善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工作机制,与同级12345热线平台实现“双号并行”,全年累计受理业务量40万余件,办结率100%。
七、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法治政府建设浓厚氛围
14.创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抓好“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印发年度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紧抓“关键少数”,全年开展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专题学习2次,依托交通大讲堂开展法治专题讲座3次。印发《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活动方案》,先后开展宪法宣誓、宪法专题讲座、宪法网上有奖竞答以及领导干部网上宪法法律知识测试等系列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联合省法宣办在省法宣基地举办以“护路为民 与法同行”为主题的公路法暨路政宣传月主题展,线上观看量达2.8万人次、有奖竞答参与3万人次,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加强交通运输法治文化,共计征集法治动漫微视频漫画作品60余件、推荐上报部省优秀作品8件,推广“法治公交专线”、“法治地铁专列”等,因地制宜打造公众喜爱的法治“微景观”。厅门户网站普法专栏更新普法动态信息近500条。
总体来看,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苏浙等先进省份相比仍有差距,行业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综合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仍需做实,执法队伍能力素质仍需提升,创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仍需加强等。
2023年,省交通运输厅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当下干、长远谋”和“奋勇争先、锻长补短”相结合,全面抓好中央“一规划两纲要”和省委“一规划两方案”任务落实,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确保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起好步、开门红,努力为交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