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江苏省政府召开“贯彻省‘两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系列发布活动——“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专场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仅用不到一年时间,顺利完成了《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从编制到批复全部工作。江苏也成为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出台后,首个出台省级规划文件落实上位规划的省份。
新一轮规划编制,主要对“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络能级进行了提升,航道总里程增加182公里,达到4192公里,其中一级航道365公里,二级航道2362公里,三级航道1465公里。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由1008公里提升至2727公里,占比从25%提升到65%,高效覆盖省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60%以上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沿海沿江全部的重点港区和所有的设区市,实现由“二级航道为核心,三级航道为骨干”向“二级航道为主体,三级航道为支撑”转变。到2025年,二级(准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接近1100公里,形成长江干线横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的“十字形”主轴。
今年,将全面推进“水运江苏”建设,全线开工京杭运河苏南段“三改二”项目以及金宝航线淮安段、德胜河航道、东灶新河航道整治等工程。
2025年,计划建成苏南运河镇江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苏南运河全线航道疏浚,苏南运河达到准二级,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形成长江横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的二级及以上航道“十字形”主轴;建成宿连航道全线,实现三级航道全线贯通、二级航道预留到位,基本形成“联网畅通、达海通江、优质高效、保障有力”的“两纵五横”高等级航道网。
规划还研究并新增通港达园专支线航道16条,打通干线航道沿线产业园区、港口作业区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水运“门到门”运输,干线航道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水运江苏”建设推进过程中,创新推动沿江沿海港口转型发展。沿海港口巩固拓展以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为支撑的亚欧陆海联运出海口,打造以苏州港、南通港为支撑的上海组合港北翼,支持建设盐城港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沿江港口支持苏州港打造集装箱干线港,提升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能级;内河港口重点加快淮安、徐州、无锡、宿迁、苏州、盐城等内河港口的集装箱作业区建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本文刊于《扬子晚报》3月2日2版
>>上一篇:【中国水运报】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上下游主塔塔柱实现...
>>下一篇:【扬子晚报】南京2个跨区断头路项目有了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