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上“新”了丨从“新”出发,提升交通安全“智”理水平→

时间:2024-08-17作者:佚名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广西交通运输部门

  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

  巩固深化先进装备应用

  以科技赋能

  提升交通安全治理水平

  优化群众的出行体验



采用新型环保生态复合材料

  近日,邕宁公路养护中心在国道324线的路基日常养护中,采用了混凝土护坡固化毯这一新型环保生态复合防水防渗材料。

  据了解,混凝土护坡固化毯厚度在0.5厘米到1.5厘米之间,幅宽可达1至4米,由吸水保护层、混凝土填充层和保湿层复合组成。与传统砂浆防护技术相比,混凝土护坡固化毯能够在吸水保护层吸附水分后,与加筋增强层、柔性骨架层、混凝土填充层凝固,形成坚固的防护层,有效抵御腐蚀、渗透、冻害、开裂等问题,同时加固护坡结构,降低了维护成本。

  

  混凝土护坡固化毯施工现场。

  此外,混凝土护坡固化毯的铺设过程简便快捷,只需将预制好的毯体铺设于待保护的坡面,经过简单的固化处理,即可快速形成稳定的防护结构,且长度和宽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裁剪,显著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文字/王俊超 图片/李华快)



升级改造机场大巴监控系统

  近期,桂林机场对旅客巴士原有的动态监控系统及终端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新增了车载对讲功能,优化机场大巴车载动态监控和对讲功能,为车辆运行中实时监控预警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旅客往返机场与市区途中的出行安全。

  

  机场大巴动态监控系统操控画面。

  与传统话筒人工按键通话方式不同,车载对讲系统由监控员后台操作,无需驾驶员进行任何手动操作即可达成实时通话,有效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如遇突发应急情况,桂林机场旅客巴士驾驶员可迅速通过对讲系统向监控员报告情况,监控员则能立即通过动态监控系统精确定位车辆位置,并快速下达指令,极大地简化了应急处置信息的传递环节,显著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

  此外,监控员还可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该系统具备驾驶员工作超时、疲劳及分神驾驶、超速等报警功能,能够实时发现并纠正道路违法行为。同时,监控员还会定期对报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服务。

  (文字/孙宏华 图片/王荣强 )



应用隧道消防水池远程监控系统

  近日,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来宾高速公路运营分公司研发的隧道消防水池远程监控系统正式安装使用。该系统以科技赋能,通过手机APP实现对隧道消防水池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有效提升消防巡检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工作人员调试消防水压监测预警系统。

  消防灭火装置是高速公路隧道内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传统的巡检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还难以保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隧道消防水池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精密的压力传感探头,实时监测消防管道内的水压状况,并预设供水压力预警值。一旦探测到超压或欠压等异常情况,现场报警器将立即启动,同时通过4G无线通信技术将警报信息迅速传达至后台监管人员,方便监管人员能够迅速制定并实施维护措施,有效保障了隧道消防系统的稳定运行。

  

  线上预警通知界面。

  隧道消防水池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缩短了巡检周期,提高了巡检效率,还降低了隧道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为广大司乘安全通行高速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撑。

  (图文/余焕廷 刘人瑜)



运行智能监控及感知工程系统

  近日,全兴高速路段监控及感知工程系统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了“一屏展示、一键调度、一体处置”的全闭环管理,为高速公路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据了解,此次全兴高速共安装了47座杆件和102个摄像头,管线敷设总长达63公里,形成了一张覆盖全面、无盲区的监控网络,实现了对道路状况的实时、精准监控。

  

  全兴高速监控及感知工程系统实时监控界面。

  该系统通过先进的图像采集、物体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精准识别道路上的行人误入、车辆逆行、非法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并通过远程喊话功能及时介入,同时自动触发预警机制,确保各类安全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与传统的人工巡查和电话报警方式相比,处置效率时间缩短至50%,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度资源,保障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

  

  “一路三方”平台界面。

  此外,监控及感知工程系统还与“一路三方”平台实现了无缝对接,通过该平台,广大司乘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交通引导等关键数据,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出行体验。

  (图文/唐瑜 唐仁江)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zwxmtxx/t1885313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热辣滚烫,探秘广西沿海渔船开渔远航的“安全密码”

>>下一篇:防汛备汛丨强降雨频繁,交通人持续“在线”护安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