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整备场有啥不一样?
——关于北京局集团公司推进“数字京铁”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调查
北京机务段作业人员在北京西数字化整备场进行精细检查。
作业人员利用手持智能终端查看大数据预警提示。耿 超 摄
近年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数字京铁”为载体,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运输生产、经营开发、资源管理、工程建设、综合协同、战略决策六大业务领域深度融合,在科技赋能和创新管理加持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数字整备场建设成为“数字京铁”建设的一个缩影。
11月27日,北京迎来了一场寒潮。晨曦初露,在北京西站西侧的北京机务段北京西整备场,一台台机车或“精神抖擞”地停靠在轨道上,或车轮铿锵地向北京西站方向行驶,准备开启新一天的旅程。与传统印象的整备场不一样,这个整备场具有数字化、科技范、智能化的标签,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北京机务段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打破瓶颈,勾画数字化整备场建设蓝图
北京机务段北京西整备车间承担着7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客运机车整备保养任务,机车车型涉及10种,日均出入库110台次、整备50台次。
“客运机车整备质量要求高,除了北京西整备区域外,我们车间还管辖丰台折返整备区域,机型多、作业场所分布广,数据信息应用不充分,整备工作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北京西整备车间副主任张效林介绍。
近年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务系统数字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数据信息在安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机车车载设备、地面检测棚等信息收集平台产生的数据愈发增多,但在传统整备模式中,数据流通链条不畅通、分散存储管理等问题依然存在,数据信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怎么做?2023年,北京局集团公司聚焦加快构建京铁“六个现代化体系”,提出“建设机务数字化整备场”项目,决定以北京机务段北京西整备场为试点,走出数字化整备场建设第一步。经过多次研讨,他们确定了数字化整备场建设总体方案,通过数据融合、硬件补强和人机协作优化,全面开展数字化整备场建设工作。
该局集团公司机务部热力整备科科长周培钰介绍:“在推进数字化整备场建设中,我们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为‘双轮驱动’,以指标牵引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双模保障’,达到安全质量保障和生产组织优化。”
软硬件提质,为数字化转型打牢基础
北京局集团公司先后组织北京机务段前往合肥机务段、南京动车段等单位调研,学习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先进经验,多次召开专题对接会,制订推进计划。他们以整备作业流程为主线,历经15个月的研发调试,陆续完成整备管理系统11大项功能模块、70个功能菜单的研发,以及9大系统、40个接口的数据对接,在推动整备信息化转型、标准化规范化升级以及生产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3月,北京西数字化整备场开始试运行,我们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现场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一线职工提出的建议,先后共解决31个突出问题、优化65项程序缺陷,结合生产实际一直在优化具体功能。”该段技术科副科长黄伟年介绍。
“除了一手抓软件功能完善外,我们还结合整备作业实际,在现有的车号识别系统、综合检测棚等设备基础上,增设信息显示设备、智能手持终端、5G信号设备等,增强人机信息交互,提高劳动生产率。”周培钰介绍。
通过应用图像识别、视频监控、5G通信等技术,北京西数字化整备场实现了机车入库交接、专检专修、上砂保洁、运用接车等整备作业环节数字化监控,替代了部分传统纸质表单记录、对讲通知等工作方式。
现在,整备作业人员穿梭于钢铁巨龙间,每完成一项工序,便可利用新配备的手持智能终端,现场编写文字信息,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提报、检查和派工任务。同时,在整备场不远处的北京西整备车间数据分析中心内,工作人员可在电脑上实时监控入库机车作业过程、任务完成进度等信息,同时做好数据复核分析和预警提示。
“以往针对系统的预报警和故障信息,我们要自己在本子上记录,再手动上传到机统-6提票系统,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由于疏忽造成漏提票。”北京西整备车间检查试验一组工长闫立明感慨道,“现在整备场5G信号覆盖,手持智能终端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提票、处理问题,降低了漏项风险,每班每名检查司机还可节省劳时50分钟。”
以系统为依托,推进整备作业精益化
“现在整备作业可智能了,机车入段后,车号识别系统自动锁定机车‘电子身份证’,行驶过综合检测棚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弓网设备缺陷,全方位探伤机车轮对,自动对比识别车轮踏面缺陷等,检测图片、视频以及探伤波形图直接传到数据分析中心,我们再复核分析。”北京西整备车间数据分析中心工长刘洪波兴奋地说。
整备管理系统不仅具备故障数据自动提报的功能,而且具备周期性预警功能。张效林介绍:“我们录入了风管、安全备品等基础数据,并设定了预警值,系统会根据情况提示,这一功能不仅消除了部件超期运行的风险,而且降低了抢修作业的风险。”
在促进职工标准化作业方面,整备管理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设定了不同岗位作业内容、流程、标准,机车入库后自动派发整备任务,各岗位职工按照手持智能终端显示,配套联动作业,有序衔接机车入库、专检作业、综合检测、上砂作业等环节。
北京机务段还加强整备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优化整备场不同功能区域职场环境,增强干部职工的文化认同感,同时大力开展学技练功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为标准化建设提供内动力。
一目了然,可视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打开整备管理系统,电子地图和流程可视化界面为管理人员提供了直观、全面的整备场信息。电子地图上实时反映段内股道占用情况、机车排列顺序情况、工作台位占用情况等,方便了管理人员对机车整备进度的实时掌控。
在作业流程化界面上,机车详细整备进程和状态变成了一条条可视化的图文链条,标注了检测棚、作业区、待乘区等标识。这一功能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确保了机车整备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这个功能非常好,机车位置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以结合故障数据和各整备股道设备功能,科学安排机车入库整备股道,减少不必要的库内调车作业,提升整备场股道利用率。”北京西整备车间调度组副组长赵大伟高兴地说,“为了排好机车停留股道位置,按照传统方法,我们都是在揭示牌上人工‘码牌’,发布调车转线计划,费时费力,现在有了电子地图就方便多啦!”
涉及电务、车辆等部门的跨专业协同作业时,作业人员可通过电子地图准确定位机车,避免频繁打电话或在整备场穿梭找车。“我们研发应用机电数据互联互通模块,替代机车电务设备故障提报、传递、反馈等人工作业环节,为故障处置、数据换装、周期检测提供便捷。”该段技术科副科长黄伟年介绍。
勇立潮头闯新路,改革创新逐浪高。未来,“数字京铁”必将发挥“大平台”优势,以强劲引擎助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上一篇:“象”往之地的增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