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城市智慧 > 正文

“绿色+智造”双轨并进!天眉乐高速虎渡溪岷江特大桥主塔封顶

时间:2025-10-09作者:佚名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10月6日,由蜀道集团主导投建(川高公司主导投资、交通设计院公司牵头设计、四川路桥交建集团参建)的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天眉乐高速”)控制性工程——虎渡溪岷江特大桥主塔顺利封顶,即将进入梁板安装工作阶段。虎渡溪岷江特大桥是四川省首座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结构的大跨斜拉桥,此次主塔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为我国山区高速桥梁向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转型升级做出有力探索。

  

  技术革新:创新方案破解“传统难题”

  虎渡溪岷江特大桥位于眉山市青神县,全长4273米,主桥长900米,跨径为490米,采用205+490+205米双塔三跨斜拉桥横跨岷江。主塔为A型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结构,高160.1米,由内外层附筋钢壳及内部C50补偿收缩混凝土共同构成“钢筋混凝土榫”协同受力体系。

  与传统斜拉桥索塔相比,四川省内首创钢壳-混凝土组合,实现了“工业化制造、装配化施工”的转变。据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传统超高混凝土索塔施工,需要50多名工人在高空绑扎钢筋、拼装模板,施工效率低且安全风险高。新技术将桥塔80%工作量转移至制造工厂完成,现场仅需10人即可完成“拼积木式”高空吊装施工,施工工效较传统工艺提升了30%,7天就能完成一个标准节段建造。这一全装配式钢混组合斜拉桥技术,既大幅降低高空作业风险,又为超高桥塔的高质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生态守护:“钢壳盾牌”守护天府粮仓

  虎渡溪岷江特大桥地处岷江流域生态敏感区,毗邻“天府粮仓”核心农田,如何平衡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项目团队面临的关键难题。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恰如一道守护生态的“钢壳盾”——相较于常规混凝土桥塔施工,构造上的创新方案优化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量超1.1万立方米,承载性能提高近50%。更为关键的是,以“工厂智能制造”取代“现场传统施工”,施工扬尘、噪声及废水排放减少80%以上,最大限度降低了工程建设对岷江水体、周边良田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数智赋能:BIM数字技术贯穿建设全周期

  如果说构造上的创新是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的“筋骨”,数智技术就是它的“智慧大脑”。项目从“设计-制造-施工”全工序推行BIM正向设计应用技术,构建出与实体一致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从概念方案定稿、设计图纸细化、制造方案深化、施工图纸一键出图的全生命周期应用。工厂制造引进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数字预拼装等创新技术,实现工业制造技术和工艺的智能迭代升级,结构制造精度误差不超过2毫米;施工现场的BIM演示动画及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直观指导产业工人掌握关键施工工序及工艺的控制要点,提升了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这种“数字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模式,为桥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更为行业桥梁建造技术提供“智能建造+绿色低碳”新范式。

  攻坚克难:实干冲刺刷新“天眉乐速度”

  天眉乐高速项目成都段已于2025年5月实现实质性开工,眉山段、乐山段已大规模进入桥梁上部结构、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即将启动路面施工。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5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276.10亿元的65.38%,完成路基清表79%、水泥搅拌桩72.4%、桥梁桩基77.7%、桥梁承台66.7%、桥梁墩柱71.6%、桥梁盖梁68.8%、预制梁板47.6%。作为全线关键工程,虎渡溪岷江特大桥预计于2026年10月建成通车,届时青神县至天府新区车程将由原来的约115分钟缩短至约40分钟。这座国内领先的全装配式钢壳-混凝土组合斜拉桥,不仅展示了中国桥梁智能建造技术的最新成果,更为类似环境敏感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天眉乐方案”。

  天眉乐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2022—2035年)》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全长94.496公里,其中成都段15.312公里、眉山段69.34公里,乐山段9.844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为120公里,桥梁比约50%,项目总投资概算290.74亿元,预计建设总工期4年。项目起于四川天府新区正兴街道,经成都市双流区,眉山市仁寿县、彭山区、东坡区、青神县,止于乐山市市中区牟子镇接乐山绕城高速公路。全线共设15处互通式立交,其中包括6处枢纽互通和9处一般互通。预计2026年底实现眉山段和乐山段通车,2027年实现全线建成通车。

  天眉乐高速公路作为支持成眉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通道,建成后,将串联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遂资眉高速等多条干线,有效分流成乐高速交通压力,构建起联通成都平原经济区与攀西经济区的南北向大通道,成为青神县融入天府新区“1小时经济圈”的关键纽带。届时,区域高速公路网络结构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有力带动沿线旅游业、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川西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原文链接:http://jtyst.zj.gov.cn/art/2025/10/9/art_1229003857_590431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交通科技赋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下一篇:没有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