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专用道上,“小蓝巴”有序穿行;市域铁路S1线出口,共享单车整齐摆放;早晚高峰时段,城市街头骑行者身影不时掠过……今年9月的“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期间,台州市围绕“公交优先畅交通,绿色出行解拥堵”主题,开展了系列绿色低碳出行活动,通过碳普惠激励、公交服务升级、“政企社”协同,将绿色出行“倡导理念”转化为市民可感知、可参与、可受益的日常选择。
“早晚骑共享单车上下班,还有翻倍积分,月底碳积分可以兑不少公交充值金呢,这‘绿色账本’太实在了!”如今,在台州市椒江区工作的市民李女士已经成了“低碳台州行”微信小程序的忠实用户。
作为目前全省范围内构建的交通场景覆盖较全的碳普惠平台,9月以来,台州“低碳台州行”平台推出“答题得积分”“早晚高峰积分加倍”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热情。用户通过步行、骑行、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获得的碳积分,可兑换公交充值金、共享单车卡券,以及“小蓝巴”体验券,这种“出行减碳-积分兑换-实惠到手”的闭环设计,巧妙地将绿色出行的“隐性价值”变为“显性激励”。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该平台用户互动超16万人次,发放碳积分超23万,累计减碳量达21吨。平台同时借助AI短视频、海报等新媒体手段强化传播推广绿色出行方式,覆盖超14万人次,带动绿色出行人次环比提升26.11%,用户量同比提升68%。
如果说“碳普惠”是吸引力,那么不断升级的公共交通服务就是市民绿色出行“定心丸”。9月,台州聚焦“精细化服务”,推出数十项专项行动——备受欢迎的小蓝巴“随机减”活动让不少市民在付款时收获优惠惊喜;“定制线路征集”则通过线上问卷、社区调研等方式,收集市民出行需求,优化调整多条通勤线路;针对老年群体的“老年码”升级服务,让老人刷码乘车更便捷;台州市域铁路S1线推出早晚高峰通勤优惠、爱心预约等便民举措,并完成标识系统优化、空调候车室增设等硬件改造;台州全市公共自行车持续增投并升级智能系统,共享单车通过北斗定位实现规范化管理。眼下,一条“轨道+公交+慢行”的出行链条正在台州加快构筑。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绿色出行行动还打破了“政府单打独斗”的模式,形成“政府统筹+企业让利+社会参与”的良好共治格局,让绿色出行从“政策倡导”走向“生活实践”。例如,台州市联合支付宝推出公交轻轨乘坐福利;黄岩区推广“线上晒照打卡+线下绿道骑行+社区便民服务”模式,激发更多市民从“偶尔体验”转向“常态绿色”;临海、天台等地则举办“公益骑行”活动,成为街头一道流动的“低碳风景线”……
“今年的‘绿色出行宣传月’,我们希望通过场景化、社交化的传播方式,实现‘激励+服务+协同’三管齐下,推动绿色出行从‘政策层面’内化为‘市民习惯’。”台州市治堵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阶段,台州全市将继续深化碳普惠机制、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和服务、探索MaaS出行一体化平台建设,让绿色出行理念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落地生根。
>>上一篇:杭州:党建联建聚合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