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0月21日电 (黎书琴 孟祥琳 徐文斌)10月15日12时,一列满载哈萨克斯坦优质小麦、大麦等粮食产品的国际班列驶入长沙北铁路货场,标志着“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阿拉山口—长沙”中亚粮食回程班列正式实现常态化运行,为我国中部地区粮食供给保障再添一条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
2024年以来,湖南进口粮食总量持续增长。为解决粮食进口环节多、周期长等问题,铁路部门联合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共同推动中亚粮食回程班列的开行与常态化运营。自今年下半年以来,班列开行频次稳步提升,目前稳定在每周1列。据悉,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班列开行密度有望在短期内增至每周3至5列。
“班列将哈萨克斯坦北部农区的优质原粮及加工产品直接运抵湖南,有效对接国内本土企业需求,为湖南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长沙铁路物流中心长沙北营业部集装箱业务负责人徐文斌说。
在运输时效方面,班列展现出显著优势——从哈萨克斯坦工厂出发,经霍尔果斯或阿拉山口口岸入境,全程运输时间稳定在15天左右,较传统模式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缓解库存压力。
班列抵达后,铁路部门立即启动高效装卸组织方案。长沙铁路物流中心生产调度中心科学调配线路股道,确保班列优先快速对位。装卸作业人员与机械设备提前就位,双门吊同步作业,实现“即到即卸”。装卸作业完成后,货物迅速转运至中南国际陆港集拼中心仓库进行分拨配送,无缝对接省内生产企业,真正实现从“中亚粮仓”到“湖南车间”的供应链贯通。
中亚粮食回程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是国际物流通道与服务区域产业深度融合的体现。铁路部门将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运输保障。
>>上一篇:12327全国铁路监督热线正式开通运行公告
>>下一篇:新票制引领出行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