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地表最快”高铁列车CR450是怎样炼成的吗?赶快收看央视最新一期的《开讲啦》节目吧!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赵红卫揭秘硬核技术,无数观众为“中国速度”热血沸腾。
硬核技术究竟硬在哪里?为实现更强动力,研发团队首次将永磁牵引电机应用于商业运营的高铁列车;为对抗空气阻力,大到车体、小到螺栓,每个部件都经历了极致的“减重革命”;为保障行车安全,仅司机操控台上一块显示屏,就历经超300万次专项测试……研制CR450动车组,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顶层指标的设定、核心技术的攻关、关键图纸的绘制都需要从零开始,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创新赛道。正是凭借这股敢为人先的闯劲、追求卓越的拼劲、百折不挠的韧劲,CR450才迎来了样车下线的高光时刻。
列车越跑越快,技术层面的持续突破无疑是直接驱动力,而新型举国体制则为这项“巨系统工程”提供了根本保障。一列动车组列车从研发、制造到运维,需要调动万千创新要素,涉及众多环节与单位。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牵头组织下,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及相关企业被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创新联合体。当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无缝对接,创新活力、攻坚合力与试验效力便得到充分释放——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诠释。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CR450动车组是中国高铁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更展现着一个民族在创新道路上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奔跑、加速!自今年8月起,CR450动车组样车开展为期一年的60万公里运用考核,为投入商用做最后冲刺。让我们共同期待更高速、更安全、更节能、更舒适、更智能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飞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上一篇:【人铁微言】新通道 新突破 新格局
>>下一篇:【人铁微言】铁肩担当护航“三秋”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