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10月26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内机器臂精准摆动、键盘声此起彼伏,2025年南京市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大赛在此开赛,100余名选手带着对“智能制造”的热忱,在赛场上展开专业技能的巅峰对决。本届赛事由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京市总工会、共青团南京市委等单位主办,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承办。
“‘智能制造’已成为引领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引擎。这一深刻变革,催生了对掌握工业机器人集成、操作、编程、维护等技能的新型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吴传军说。当下,“智能制造”已成为南京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而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正是这一引擎的“关键齿轮”。他们用示教器编写程序、靠操作面板调试参数,既是生产智能化的“执行者”,也是连接传统制造与先进制造的“桥梁”。为支撑这一需求,南京已构建起“政策扶持+技能培训+产教融合”的培育体系,仅去年就新增2.58万人次新兴业态技能人才,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跨境电子商务师等新职业队伍持续壮大。
这场赛事的热度,背后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教育部“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为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职业铺路,江苏省更明确目标: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链规模突破2000亿元,核心产业规模超250亿元。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加速,让这一职业成了“香饽饽”,企业需要能完成装配、编程、运维全链条任务的复合型人才,但人才培养速度仍难跟上行业增速,“缺人”成了不少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拦路虎”。
“通过比赛,我有望进入技术岗开启新的人生。”参赛选手、来自南京墨问科技的销售工程师陈修胜说。最初为验证技能水平参赛的他,却在备赛中爱上了机器人操作:“这是‘中国智造2025’的基石,能为国家发展出份力,再累都值。”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道双机械臂协同操作题,要将横放的长方体物料转为竖放,不仅需要两台机械臂“完美同步”,末端位置精度更是毫厘不能差。如今,他准备向公司申请更有挑战性的岗位,把赛场上学到的技能用在优化生产效率上。未来,随着南京持续完善新职业培育体系,或许会有更多像陈修胜这样的人,从不同岗位转向智能制造领域,用一双双“巧手”,点亮“中国智造”的未来。
作为承办方之一,南京交通技师学院的实力为赛事保驾护航。“办好赛事,就是为区域经济输送‘能工巧匠’。”学院院长宋会军说,从专业建设到技能大赛,学院始终瞄准先进制造业需求,已为南京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赛场内外,“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正在上演。大赛裁判长宋正和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的职业内涵还将不断拓展,他们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懂智能算法、能应对复杂工况。而这场大赛,不仅为选手们搭建了突破自我的平台,更像一扇窗,让人们看到新就业形态下,技能人才如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来源:交汇点新闻)
>>上一篇:南京全面开展“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监管工作质效提升...
>>下一篇:地铁4号线二期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