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交通动态 > 正文

南昌市水运行业为民办实事系列报告之一:创新船舶污染物接收机制 筑牢赣江绿色生态屏障

时间:2025-11-06作者:佚名来源:南昌市交通运输局

  “十四五”以来,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船舶污染物“上交难、处置难”问题,着力构建“全覆盖、全流程、全免费”的船舶污染物接收治理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构建全覆盖接收网络,实现污染物应收尽收

  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统筹布局,在全市14座港口码头规范配备接收设施,并在南昌县富山乡、新建区象山镇水域建成2个专业接收站,配备2艘100吨级流动接收船,形成了“固定站点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全域覆盖网络。通过组建南昌联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专业运营主体,实现了船舶污染物的统一接收、专业转运与规范处置,确保了服务链条不断、处置闭环运行。

  二、创新“船对船”接收模式,提升船民交付便利

  针对船舶靠港时间不一、流动性强的特点,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创新推行“船-船”流动接收模式,变“被动等候”为“主动上门”,为在航、锚泊、作业等各类状态的船舶提供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免费接收服务,有效克服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船舶不停航、污染物随时交”,极大便利了船民,降低了其运营成本。

  三、服务成效显著,船民获得感持续增强

  体系运行以来,接收量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接收生活垃圾10.66吨、生活污水1472.34立方米、含油污水19.82立方米,转运处置率持续保持100%。特别是在应对滕王阁游轮等客运船舶污染物快速增长方面,通过优化调度、增加频次,有力保障了重点船舶的正常运营,获得了行业广泛认可。

  随着南昌港“一港双核十区”布局的深入推进,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巩固“上门接收、免费服务、应收尽收”原则,进一步完善设施布局,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响应效率与处置能力,切实守护好赣江一泓清水,为我市水运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原文链接:http://ncjt.nc.gov.cn/ncsjtj/gzdt/202511/1fb17a70ff9747f6a3758a6746e1bc4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省交通综合执法海东干线支队】响应消防宣传月号召 多部门携手...

>>下一篇: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活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