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船舶污染物“上交难、处置难”问题,着力构建“全覆盖、全流程、全免费”的船舶污染物接收治理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构建全覆盖接收网络,实现污染物应收尽收
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统筹布局,在全市14座港口码头规范配备接收设施,并在南昌县富山乡、新建区象山镇水域建成2个专业接收站,配备2艘100吨级流动接收船,形成了“固定站点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全域覆盖网络。通过组建南昌联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专业运营主体,实现了船舶污染物的统一接收、专业转运与规范处置,确保了服务链条不断、处置闭环运行。
二、创新“船对船”接收模式,提升船民交付便利
针对船舶靠港时间不一、流动性强的特点,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创新推行“船-船”流动接收模式,变“被动等候”为“主动上门”,为在航、锚泊、作业等各类状态的船舶提供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免费接收服务,有效克服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船舶不停航、污染物随时交”,极大便利了船民,降低了其运营成本。
三、服务成效显著,船民获得感持续增强
体系运行以来,接收量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接收生活垃圾10.66吨、生活污水1472.34立方米、含油污水19.82立方米,转运处置率持续保持100%。特别是在应对滕王阁游轮等客运船舶污染物快速增长方面,通过优化调度、增加频次,有力保障了重点船舶的正常运营,获得了行业广泛认可。
随着南昌港“一港双核十区”布局的深入推进,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巩固“上门接收、免费服务、应收尽收”原则,进一步完善设施布局,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响应效率与处置能力,切实守护好赣江一泓清水,为我市水运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