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交通动态 > 正文

绿色走廊路域美

时间:2021-03-17作者:佚名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为让公路沿线“绿起来、美起来”,内蒙古坚持公路建设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坚持“最大程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修复”原则,路修到哪里,植被就覆盖到哪里。

  这不仅修复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创面,而且逐步攻克并掌握了针对自治区境内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地质、气候条件下的公路路堑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实现了“种什么活什么”,充分体现了“师法自然”的理念,使公路沿线路堑边坡植被与周边自然生态和谐相融。同时,加强公路用地、收费站、服务区、互通区的绿化,打造内蒙古公路路域“绿色走廊”,提高公路生态景观建设水平。

  以经(棚)乌(兰布统)高速公路为例,项目地处浑善达克沙漠尾端,是全国第二批绿色公路示范项目。该项目在路基施工阶段就提前开展了“防沙治沙、带绿施工”的边坡防护和恢复措施,对于风积沙路段的裸露沙丘坡面的边坡防护,采用格状沙柳植草的方式,把边坡恢复的时间节点提前至与路基施工同期进行,边坡开挖后马上插枝沙柳,然后择期撒播草籽,减少边坡裸露的时间,及时固沙固土,降低水土流失风险;在实施过程中,将常规使用的沙柳死枝更换为活体沙柳,配合边施工边绿化的措施,使其作为灌木生根发芽,起到更好的固沙和绿化作用。

  “经乌高速护坡以生态植物防护为主,主要采用植草护坡、格状沙柳护坡、厚层基材植被护坡、微生物生态护坡和空心六棱砖植草等形式,选择披碱草、黑麦草、紫花苜蓿、沙打旺等适宜本地生长的草种,力求与周围环境融合协调。”经乌高速绿色品质工程小组组长张军介绍说。

  绥满高速是公路建设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的又一典型项目。公路博克图至牙克石段穿越大兴安岭林区,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路与林区的协调—致,全线取消了浆砌片石边坡防护,改为客土喷播或放缓边坡自然长草,取消混凝土边沟,改为浅碟形土质边沟,上下边坡坡脚圆滑,减少直线的突兀,路堑截水沟采用土质沟和挡水埝配合,既截水又看不到沟壑,沟隐于草中,感觉路在绿草中穿行。


原文链接:http://jtyst.nmg.gov.cn/doc/2021/03/16/112759.shtml

>>上一篇:与生灵共舞 与自然和谐

>>下一篇:呼伦贝尔市公路管理局 扎兰屯公路养护管理处及时修复破损边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