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芝 通讯员 郑燕
“十三五”以来,全区港航系统围绕“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聚焦“四个一流”港口建设,大力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路运输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行业治理和支持保障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发展新格局、推进水运智慧绿色发展,全面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基本建成一湾一江、江海联运的水路交通网,实现水路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重大跨越。
狠抓建设 港口内河加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坚持把港航水运发展融入重大战略部署中,加快推进重大水运项目建设,为新时代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下好“先手棋”。
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水运投资252.8亿元,其中沿海144.28亿元,内河108.52亿元。新开工项目60个,已建成项目31个,重大水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初步建成。开工建设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1号泊位工程等36个项目;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二期工程等18个重点项目,新增航道通航里程31.2公里,总里程达205.3公里。
西江黄金水道显黄金效能。开工建设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一期、二期工程等24个项目,建成桂江莲花大桥至桂江河口段1000吨级航道、梧州港中心港区大利口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等13个项目,新增1000吨级以上航道里程389.4公里,总里程达5873公里。建成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邕宁枢纽船闸和大藤峡枢纽船闸,西江航运干线水运主通道船闸等级均达到1000吨级以上。
水运生产能力实现新提升。全区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799个,其中内河528个、沿海271个;新增生产性泊位45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18个,内河千吨级泊位新增25个。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3.99亿吨,净增7112万吨;其中内河1.22亿吨,净增1910万吨,沿海2.77亿吨,净增5202万吨。内河船闸新增单向通过能力1.92亿吨,达到3.52亿吨。
强化服务 提升水运保障能力
“十三五”以来,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水运发展为人民的思想理念,不断提升水运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水运,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十三五”期间,全区完成水路客运量3023万人、货运量15亿吨,同比增长30%和48%。“公转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水路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占比例逐年上升。全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8.6亿吨,其中沿海完成12亿吨,内河完成6.6亿吨,同比均增长30%;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0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2%,实现质的飞跃,其中沿海完成1555万标准箱,五年增长超两倍。海铁联运发展势头迅猛,全区集装箱多式联运量从2017年的27万标准箱上升至2020年的61.8万标准箱,北部湾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从2017年的178列发展到2020年的4600余列。
水路运输服务取得新成效。船检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十三五”期间,共检验商船64756艘次、4301.7万总吨,同比增长20.74%;新建内河船舶标准化率达100%;贵港市二手船舶交易艘数和交易额近两年连续蝉联全国首位。
加速创新 打造港航发展样板
“‘十三五’以来,我区港航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水路运输服务取得新成效,水运行业管理水平跃升新高度,水路运输营商环境实现新改善,绿色智慧港航取得新进展,创新打造‘广西港航新样板’,港航发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永兴介绍。
水运行业管理水平跃升新高度。修订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填补我区载客12人以下客运船舶及乡镇客运渡船运输管理空白;全面运行新版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漓江游览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纳入国家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
水路运输营商环境实现新改善。深入推动“减证便民”,清理取消九大类权力事项89项证明材料,对接下放9项港口行政权力事项;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线上办理业务量占比逐年提升,基本实现零跑腿;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审批项目平均提速60%以上。积极推进减税降费提效优服,累计减免企业船检费超4亿元,减轻企业货物港务费、引航费2.02亿元。
绿色智慧港航取得新进展。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北部湾港5000吨级以上集装箱、干散货多用途码头泊位全部具备岸基供电能力,LNG动力船舶检验发证数量位列全国前列;广西首艘全蓄电池驱动的环保检测工作船通过检验投入使用。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创新将工程疏浚炸礁废碴上岸处置,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处置航道疏浚废碴的“广西样板”。全国首创基于“北斗终端+APP”的“无接触”船舶过闸模式,实现“远程报闸、自动缴费”“一次报到、全线过闸”。全国首创船舶检验移动平台,实现船舶营运检验申请、进度查询等功能在移动客户端线上操作。
图为繁忙的贵港港码头。 熊耀章 摄
>>上一篇:铁路通四海 福泽利百姓——“十三五”期间广西交通运输发展成就...
>>下一篇:百色市“点对点”免费运输农村劳动力赴粤返岗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