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刘景都 摄)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自古以来都是福建连接山海的黄金水道。进入21世纪后,由于闽江水口大坝下游水位急剧下降,通航受阻,闽江航运大幅萎缩。
近日,记者在闽江航运开发关键性工程——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简称“水口坝下工程”)现场看到,大型起吊机、挖掘机紧张作业,施工单位正加紧工程一期围堰拆除,开展设备联合调试。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闽江航运恢复繁荣指日可待。
运量逐年下滑抬高坝下水位大势所趋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辛弃疾笔下描述的,正是位于闽江、建溪、沙溪三江合流处的延平津渡口船舶靠岸的景象。
自唐末五代起,闽北经济迅速发展,工商业日益繁荣,就形成了许多码头和货运枢纽。新中国成立后,闽江航运快速发展,60年代达到顶峰。但随着流域交通运输格局变化,闽江航运客货运量逐年下滑,通航里程和通航船舶也逐年减少。
1987年水口电站开工建设,1999年正式通航,由于种种原因,闽江航运仍未达到修建电站前的规模。
“1999年水口电站通航天数高达346天,2020年仅44天,过坝货运量从160多万吨降至11万吨。枯水最为严重的2018年,通航天数甚至才41天。平均通航率约30%,远未达到设计的全年通航95%的水平。”水口电站运营公司总经理庄明介绍,由于连续的枯水特旱,去年9月以来就断航,至今年5月10日才开始通航。
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恢复闽江航运曾经繁华。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水口坝下工程总投资约27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抬高水口电站下游水位,通航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保证电站机组稳定运行。
力争10月建成四级航道全天候通航
福建台风多汛期长,拦河建坝并不容易。自2015年水口坝下工程开工,受汛期影响,工程建设常常被迫按下“暂停键”。
5月20日,在水口坝下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组织临水设备车辆和施工船舶撤离,水口水电站开启了今年汛期的首次开闸泄洪。
“整个项目建设期间,可以说我们都是在和汛期‘赛跑’。”负责建设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坝下项目部常务副总经理甘福忠告诉记者。
“洪水过后我们第一时间恢复施工,力争在6月中旬大水来临前完成拆除,接下来还将进行多次的水下爆破作业,争取在今年10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甘福忠说。
目前,水口坝下工程一线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标准船型船闸已经建成,年货运能力达1400万吨,还预留了二线船闸位。紧靠船闸的120米溢流坝已经完工,正在拆堰充水。靠闽侯县的200米挡水坝很快即可围堰施工。
“项目建成后,水口水电站下游水位将常年保持在7.64米以上,达到四级航道通航标准,同时坝下船闸下游底槛高程为负5米,届时水口水电站将可实现365天全天候通航,闽江流域通航不再‘看天’。”工程项目部总经理蒋昌兴表示。
四大项目加速闽江“黄金效益”更加凸显
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振兴闽江内河航运,加快实施闽江航道整治工程,实现闽江干流马尾至三明航道正常通航,初步形成以闽江干流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江海联运体系。
“十三五”期,闽江内河航运开发共开展了4个闽江内河航道整治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达32亿元。
“水口坝下工程力争今年10月通航运行,届时,闽江干流闽江口至南平将实现千吨级船舶全年正常通行。”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建设管理处处长李时援表示,闽江航运开发的另外两个关键性项目已基本完工,其中闽江干流马尾罗星塔至水口航道整治工程,可满足1000吨级闽江干流标准船型通航要求;闽江水口至沙溪口航道整治工程,可满足500吨级(水口至南平延福门航段兼顾1000吨级)闽江干流标准船型通航要求。
“被列为2021年省重点项目的闽江沙溪口至三明台江航道整治工程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实现500吨级船舶通至三明。此外,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洋坑作业区码头建设,推动三明港青州作业区、尤溪西滨作业区等码头加快前期工作,并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李时援介绍。
闽江流域内矿产、森林资源丰富,上游三明、南平市是福建省煤炭、粮食、水泥、钢材等主要产区。闽江正常通航后,可为三明、南平等地市大宗工业、农业产品输出创造更加经济、环保、便利的运输条件,解决铁路货运资源紧张、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对于振兴福建省内陆经济,推动闽西北山区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借由闽江这条水道,内陆城市的集装箱和散杂货将‘通江达海’。”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林跃表示,闽江上游航运与下游的福州马尾港、江阴港将组成联运体系,三明、南平、宁德、福州等闽江沿岸区域也将逐步形成完整的内河运输体系,闽江“黄金水道”将再创“黄金效益”。
(特约记者:陈娜妍 通讯员:王有哲 陈明东)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106/t20210601_5605366.htm
>>上一篇:福建年底前完成水路承灾体普查
>>下一篇:被动处理变主动发现 漳州公路精管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