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晓茜 摄影报道
助人为乐,树立典范。在日常生活中,他常怀感恩之心,热心助人;在工作岗位上,他积极开展微公益行动,为残障学生捐资助学,并带动身边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起到先进典范引领作用。他就是柳州航道养护中心党办(监察室)副主任伍春荣。2020年10月,伍春荣被评为2020年度广西区直机关“身边好人”——“助人为乐好人”。
公益有起点 爱心无终点
柳州市育才特教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自闭症、脑瘫等残障儿童提供教育、康复训练的特殊学校,全校有学生约100名,校长是已经77岁高龄的“月亮婆婆”胡惠月。当伍春荣第一次走进育才特教学校时,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的校舍、简陋的书桌以及残疾学生无助的眼神,这些让伍春荣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为改善残障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伍春荣的慈善之路就此开启。
为尽快融入残障儿童的世界,伍春荣通过查阅资料、向他人咨询了解、观察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等方式,慢慢摸索和理解孩子们的世界。长此以往,缺乏爱、渴望爱的孩子,看到亲切的伍春荣走进学校,都争相跑过去拥抱他,并亲切地称呼他为“伍校长”。“在拥抱的一瞬间,我感觉他们就是我的孩子。”伍春荣笑着说道。
长期以来,柳州市育才特教学校都存在着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家庭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改变学校的窘迫现状,伍春荣积极出谋献策,与学校共同制定学校发展的“花园计划”,通过争取政府的政策、资金及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倡导社会各行各业参与其中,共同关爱残障儿童,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
在众多场合中,伍春荣成了学校的“形象大使”。在学校需要外界支持和配合时,他总会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寻求支持,发动社会力量近60人帮助学校开展校舍搬迁和清洁工作;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心理状况和实际需求;经常与学校老师谈心,消除老师的负面情绪。育才特教学校办公室主任梁诚常常说:“自从伍校长到了育才特教学校,学校里的笑容变多了,氛围也好多了。”
汇聚公益微光 用爱温暖众人
“我个人力量太渺小,但再暗淡的微光都可以照亮阴影,志愿帮助残障学生,将是我一生的长征路。”这是伍春荣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充实帮助残障学生的后备力量,伍春荣积极向所在单位柳州航道养护中心寻求帮助。该养护中心以“志愿长征路”为主题,发挥全国文明单位表率作用,聚焦助残帮扶,先后策划开展“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道德讲堂、“肢残日”献爱心、“祖国和我在一起”“春天花会开”“悟初心记使命 推动精准扶贫”等系列公益活动,并邀请桂中公路发展中心、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柳州市柳南区人民检察院等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助残活动。
在帮扶过程中,志愿者们发挥各自所在行业优势,积极为残障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柳州航道养护中心通过入户走访调查,精准帮扶单亲家庭的残障儿童,帮助家长和残障儿童实现微心愿;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为残障儿童提供多次免费诊疗、康复理疗服务;中国农业银行柳州龙城世家分行携手建筑设计师及建材商等志愿者开展“设计柳州”等爱心公益活动,筹集善款十余万元,对育才特教学校环境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升级,令破旧不堪的校舍焕然一新,给残障儿童一个温馨的家。
秉持善意理念 坚守公益事业
公益不在于金钱多少,在于坚持,在于唤醒每个人的善心。秉持这样的理念,伍春荣建立微信公益群,开展公益联动,营造团结互助的“正能量”,并为志愿服务团体和志愿者提供真实、详细的残障儿童资料和学校发展需求,为精准帮扶提供便利。
在微信公益群里,伍春荣经常与群里的捐赠者、帮扶单位有关负责人沟通交流,与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讨论志愿服务活动。国家一级演奏家韦国春、柳州市铭音会以及古韵乐坊的音乐家多次到育才特教学校开展义演。擅长绘画书法的书画家、有功夫推拿特长的志愿者……他们的志愿服务让残障儿童的心里充满阳光。
善行无界,在公益路上,除了帮助育才特教学校的学生,伍春荣还主动联系柳州市合乐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为城中区“残疾人之家”、特殊困境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微善行”。与此同时,伍春荣还参加“善行团”公益团队,持续捐赠“壹起捐”公益项目,并组织残障学生到爱心菜鸟驿站实习,让残障人士得到鼓舞和锻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伍春荣温暖着残障儿童的心,同时也在悄悄感动着我们,带动更多志愿者参与慈善。而正是有了伍春荣这样的“身边好人”,这棵“慈善之树”才能从一颗慈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伍春荣(左三)帮助残障儿童进行康复活动。
>>上一篇:柳州市首艘“红色教育主题船”正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