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忠汉
从泥泞不堪的乡土路到水泥路、柏油路,公路沿线村民因路而变、因路而富。近年来,百色市田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聚力破解群众出行难题,着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在全市率先实现乡乡通公交、村村通客车,有效保障群众“行有所乘”,打通乡村振兴“命脉”,输送经济活力。
公路建设好 客车“走得好”
要脱贫,路先行;要致富,先修路。田东县位于右江河谷腹地,地处偏远,辖区内有10个乡镇161个行政村,全县43万人口,曾被认定为国家贫困县。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田东县夯实资金基础,整合8.72亿元实施306个农村交通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县、乡、村道交通路网建设,打通路网脉络,为沿线群众修建一条条通往致富的阳光大道,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为保障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田东县明确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主体责任,将县、乡镇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经费全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预算计划合理使用管理经费。田东县每年投入近600万元进行公路养护和汛期水毁修复,2016年至2018年新建桥梁45座。此外,投资2.5亿多元修建产业道路344条650多公里。
目前,全县等级公路总里程达1451.29公里,实现七个“百分百”,即全县10个乡镇100%通二三级路,通村道路100%硬化,建制村100%通客车,通屯道路100%硬化,公路养护列养率达100%,100%消灭危桥,完成村道加宽和安保工程100%。此外,田东县还投入2.5亿元修建屯道联网及产业路344条650公里,形成“路产融合”“路通村美”的新景象。
公路运营好 群众“出行好”
依托完善的农村交通网络,田东县全力抓好农村客运工作。该县通过新开通和调整优化公交线路,不断扩大城乡公交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县共开通城市公交线路10条,城乡公交和镇村公交线路21条,营运车辆116辆,全县10个乡镇全部实现公交化,建制村公交运营率65.22%,初步形成覆盖城区、通达镇村、延伸到屯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保障沿线群众公交出行便利性。
田东县还通过科学规划运行方式,通过机动调整公交运行线路、加开和延伸公交线路、降低客运票价等方式,保障客运正常运行,提高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不断缩短县、镇(乡)、村的时间距离;同时,在市级标准基础上制定田东县预约响应服务标准和补助机制,建立监管制度,进行政策支持、资金补助、免费业务培训和动态监控;加大预约响应通车保障、农村客运投入,保障客运长效运营。目前,全县161个建制村中采取预约响应式通客车的建制村共46个,群众通过预约响应车出行每趟最高享受补助120元。截至2020年年底,全县预约响应叫车累计3240趟,群众享受补贴共21.43万元。
此外,田东县充分发挥“交通+”效应,推进公交、充电、物流“三站合一”的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探索“交通+扶贫”“交通+电商”“交通+物流”运营模式,全面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附加值,农村公路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的产业路、扶贫路、致富路。
公路养护好 服务做到家
为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近年来,田东县高度重视公路养护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印发田东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田东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实施细则》《田东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等文件,把农村公路部分管理养护权限下放到乡镇,落实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目标,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按照“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的要求,田东县切实推进农村公路养护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通过一系列举措,该县农村公路路况质量明显好转,道路通畅能力明显提升,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一步不通、十里不畅”的问题。
此外,田东县对部分路段实施路面大中修、小修和水毁工程建设,确保所管养公路安全畅通。2020年以来,该县每年投入800万元进行公路养护,管养里程1216.2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高质量出行保障。
图为田东县右江平洪大桥。 田东县交通运输局 供图
>>上一篇:将公益之籽撒满基层——记2020年度广西区直机关“身边好人”...
>>下一篇:桂中公路发展中心开展“5·26爱路日”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