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棵树精神”是推动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从1952年新中国第一代养路工郑占乾带领职工和家属在茫茫戈壁开路护路、栽下八棵树,到几代公路人始终秉持敬业奉献、甘当路石的初心,在戈壁荒漠铸就通衢大道,就为“八棵树精神”的孕育诞生锻造了强大根系,也为新时代嘉峪关公路事业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厚植了精神沃土,进一步树牢了公路人良好社会形象,有力提升了公路职工的社会地位。
“八棵树精神”是嘉峪关市创业史、发展史、奋斗史的生动体现。正是1955年省交通厅集全省之力打通S215线专用公路,才使酒钢公司的生产建设得到交通运输保障,为嘉峪关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八棵树精神”在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更是唤起了嘉峪关人民心中持久的精神共鸣,为推动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八棵树精神”高度契合甘肃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轨迹。它不仅是甘肃交通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传承“两路”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行动,而且在近70年的历史实践中彰显了人民交通为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高度契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是新时代交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学习弘扬“八棵树精神”,守初心、担使命,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力量,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人民满意交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