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上耀眼的映山红
——在交通运输厅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读书培训班分享交流会上的发言
4月8日-15日,在交通运输厅党委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前往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参加了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在井冈山培训的这些天我们穿了红军装、唱了红军歌、走了红军路、听着英雄事,每到一处,都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真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和人性的光辉。
从八角楼的灯光里,看到了新中国胜利的曙光,看到了共产党人铁一般的担当;从无数革命烈士的前仆后继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红歌学习中,我们青春飞扬,那些铿锵的旋律,催人奋进的诗歌,再一次激起我们对理想信念的期望。在小井红军医院,瞻仰红军自力更生建起的第一所医院,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我们敬献了小白花,深切缅怀革命烈士。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每到一处现场教学,都是一次教育、一次熏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心中的理想信念。革命先烈的伟大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让我更加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加倍的珍惜。
这次的培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真情在线--走进红军后代、感悟先辈精神”的教学环节,袁文才、王佐、曾志、江治华的后代以与主持人访谈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当年革命先辈的事迹。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一段:1998年4月老红军曾志病重,她的孙子石金龙最后一次见奶奶时,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金龙,奶奶这一辈子没有给你留下任何值钱的东西,你能体谅奶奶吗?”石金龙失声痛哭。6月21日奶奶病逝,骨灰埋在了井冈山的一颗树下,不立碑、不写生平简历,石金龙埋怨姑姑为啥这样简单的安葬奶奶,姑姑把奶奶的遗嘱给他看了,其中这样写道:“把我的遗体先交医院解剖,有用地留下,无用的火化,火化时,除了斯亮少数几个人办理,还请中组部老干部局帮助料理,但千万不要声张,不让其他人知道。我想这样做,才真正做到了节约不铺张。人死了,本人什么也不知道,战友亲属们来悼念,对后人安慰也不大,倒是增加一些悲哀和忙碌,让我死后做一名彻底丧事改革者! 我的骨灰一部分埋在八宝山一棵树下当肥料,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还留一点,放在家里的骨灰盒里,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石头下。埋下去,静悄悄的,绝不要搞什么仪式,由陶斯亮把骨灰送井冈山,事先不要告诉来发和井冈山的党组织。我这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也可以反映我国革命社会历史的一点侧面,不论是好是坏,总算留给后人一点史实。我上述所有愿望,请女儿陶斯亮尊重我的遗愿,照办。”看完遗嘱,石金龙泪流满面。
在整理奶奶的遗物时,在她的抽屉里,发现了叠得整整齐齐的80多个信封,都是奶奶的工资袋。上面放着一张字条:这些钱是组织发给我的工资,除去我生活上的花费,其余的全部在这里。请转交给老干部局,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告诉组织,这些钱都是干干净净的。
故事听到这里,我们的眼睛湿润了,一个老红军,一个革命的幸存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还有老红军江治华的后代江满凤,义务为电视剧《井冈山》唱主题曲,七十多万元的报酬她一分不要、只报销了食宿费。还有她不接受安排的体面工作、仍然继续干保洁员的事迹,也实在是令人钦佩啊!江满凤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已经很好了,你们多来井冈山,带动我们的红色旅游经济就是在帮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就很满足了,我们都会通过辛勤的劳动过上更好的日子的……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首歌:“若要盼的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
曾志奶奶就是从革命战争年代、从井冈山上走出来的那株最耀眼的映山红!而江满凤就是现在留在井冈山上的那棵最朴实的映山红!
这一趟井冈山学习培训,不知被这些故事感动了多少回,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感悟,让我们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把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为党工作作为第一职责和需要。结合学党史、悟思想的这个主题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坚定信念、开拓创新作为第一追求,我们要像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先辈那样,“下斗争的决心,有耐战的勇气”,以大无畏的精神挑战极限,推动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把真抓实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周围的同志共同进步,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所盼所想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努力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小莉 王春艳)
>>上一篇:泉水地公路分局开展公路养护作业区安全布设劳动竞赛
>>下一篇: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英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