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英模精神
——在交通运输厅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读书培训班分享交流会上的发言
红色基因如何在几代人之间传承,英模精神如何在几代人中弘扬?5月25日至29日,在交通运输厅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示范班培训时,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翻腾思考。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我的思想感悟也开始由浅入深。
首先,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传播和赓续,意义重大。我越来越感觉到,作为一名塔城公路人的自豪感越来越强,因为,在塔城公路管理局,涌现了受人爱戴的革命烈士、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以及激人奋进的行业精神——为党的公路养护事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为人民平安出行、地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
用生命为救援护航——这不是口号,这是真实的行业写照
1987年12月28日,老风口刮起十一级狂风,气温下降到-30℃,狂风卷起的积雪铺天盖地、风雪弥漫,能见度很低。公路交通被迫中断,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被围困在风雪中,情况十分危急。为了展开救援工作,周林、蒋笃远与暴风雪展开了无法想象的殊死搏斗。3天后,暴风雪停了,人们在离事发地10公里外的雪窝里发现了早已冻僵的遗体。周林、蒋笃远把最美好的年华分别定格在32岁和34岁。1988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周林、蒋笃远同志为革命烈士。
2007年10月3日19时35分,以周林、蒋笃远烈士为原型的彩色数字电影故事片《雪歌》,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首播。电影里再凶险的风雪画面,都不及那晚带走烈士生命的凶险,我在看着《雪歌》,泪水在脸上流!烈士的子女,如今也是交通系统中的成员。正如那传唱的童谣一样:养路工人真伟大,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这后来的养路工人们啊,哪一个在老风口、玛依塔斯的暴风雪中认了怂?没有!哪一个在防风雪保交通战役中当了逃兵?没有!哪一个没有继承烈士遗志、没有坚持走先辈们未走完的路?还是没有!他们每一个人,血管里都流淌着红色的血液,这红色血液不单单是人类基因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因为只有精神的传承才最可靠,才会在一个又一个不可战胜的困难面前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建党100周年的伟大纪念里,人们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会忘记对每一位先烈、英模的赞扬。
用生命抒写忠诚——赓续英模精神,抒写对党无限的忠诚
胡曼——公路的女儿,无疑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模精神最典型的代表。她短暂的40年人间芳华中,只有对党无限的忠诚。她的肩膀虽然柔弱,但是却扛起了常人无法承担的责任,她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可是她却拥有特殊的英模精神。胡曼虽然走了,可是她依然留下了胡曼精神这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忠职守、重使命、甘于奉献;勤思考、谋发展、科学求实;善创新、争一流、敢为人先;顾大局、讲团结、和谐发展。”
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忠诚奉献不断铸就的。
茅思明60多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68岁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今年87岁高龄的他因为脑梗基本上处于半混沌状态。有一次,当我们将一面红艳艳的党旗展开在他面前的时候,老人家竟然颤巍巍地从客厅里静卧的沙发上站了起来,走到党旗跟前,举起右拳,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他已经不认识照顾他起居的亲人了,但是面对党旗的时候,党性的力量超越了亲情的力量!他对党是那样的忠诚!
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拉提帕·黑纱提、全国劳模何汉明,全国先进工作者巴图散,交通运输部劳模李长青,50年代——60年代——70年代——90年代,劳模精神得到了最佳的传承。他们就是忠诚奉献的接力群像。
我经常在想,在塔城这样祖国最西北的边陲小镇,为什么会有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群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难道是塔城的水土具有英模精神传承的基因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我也为产生这样问题的想法而感到惭愧和羞赧。时代呼唤精神,精神成就事业。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号角,那风里来雪里去以命换命的救援行动,就是战斗!那漫天的暴风雪,就是号角!党的事业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
边陲路魂——把英模精神融进血液,不断传承红色基因
边陲路魂,是塔城公路管理局的文化理念。边陲即祖国的最西北,魂不是普通意义理解的精神消失的魂魄之说的魂,而是专指一种精神、一种职责、一种行业奉献和信仰。正是烈士精神,胡曼精神,老风口精神、玛依塔斯精神,卒子精神,等等精神的传承,才在塔城这样的地方产生了“边陲路魂”这样的精神理念,这实质上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
党员干部,要保持心脏和血液与党旗国旗同样的颜色,唯有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模精神,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在公路养护工作中不断筑牢边陲路魂!就像入党誓词里所说的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做好传承、赓续红色基因工作,既责任重大,又任重道远。需要越来越多的共产党员永葆初心、勇担使命,让红色接力棒一棒接着一棒传下去,让红色基因根植人心、代代相传。这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
(塔城公路管理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成炜)
>>上一篇:井冈山上耀眼的映山红
>>下一篇:学党史汲取营养 办实事交投担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