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招标投标领域10项典型示范经验和 30项创新成果,湖南交通“建设人脸识别履约监管系统解决交通工程 标后监管难题”被国家发改委作为招投标领域创新成果向全国推广。
在交通建设领域中,从业单位不按合同约定配备相关专业人员、 从业人员资格不符要求、相关人员不按合同约定到岗履职等突出问题 曾普遍存在,是阻碍品质工程和平安工地建设的重大顽疾。湖南省交 通运输厅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破冰”,2017年建设上线了湖南交通在建项目从业人员履约监管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人脸AI识别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平台,全面、系统、实时、彻查建设领域从业人员履约情况,有力有效,对促进“品质工程”建设,强化建设质 量安全管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三年多的系统应 用,逐步实现了从全省高速公路和重点水运工程到国省干线和水运工 程的全覆盖应用,从单纯的人员考勤到对履约单位和人员的数据固化, 从开始的质疑抗拒,到逐渐的接受,到常态化的工作认同,人员履约 监管逐步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和制度化,基本实现了湖 南省交通运输建设履约人员的履约全过程的动态、实时的监督管理, 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建设领域从业人员履约不到位的难题。
湖南交通在建项目从业人员履约监管平台
一、主要做法
通过出台制度、研发平台、构建闭环监管体系,提升人员履约系 统监管效能。
一是多维监管全覆盖。从项目及人员两个维度实现全覆盖,将全 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水运工程等重要项目,施工、监理、检测等 领域的重要参建岗位都纳入监管范围,可实时掌握人员履约情况。截至目前,全省配备考勤设备804台,覆盖了全省30个高速公路和重水运项目、489个从业单位、6649名从业人员,14个市州141个交通建 设项目、667个从业单位、3125名从业人员。⠂༯span>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对监管人员采用全息影像加密技术进行电子 锁定、人脸考勤机实行“一机一码”制、考勤机固定地址记录IP,系 统自动比对以上信息,发现异常将自动发出预警,从技术上基本杜绝 破解、作假等违规行为。
三是坚持管理创新。先后制定了《湖南省交通建设项目从业人员 履约监管系统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文件,明确规定了申诉、处罚的 流程和制度,并出台了涵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计施工总承包、 技术服务、设备采购等8个方面16个招标文件范本,形成了一个规范 透明、科学、可预期的投标前期管理范本,从管理上、实施上、惩处 上形成了一整套闭环监管体系。
四是确保数据真实。系统对接国家身份证中心进行资质证件的核 验、开发异地考勤大数据预警模块、考勤数据三方备份、扣分结果自 动生成、申诉多方监管,多维度保障了数据安全。
五是坚持刚性执行。系统考勤数据一经录入、确认即锁定,不能 后补、无法篡改,任何数据变动都会提醒示警、全程留痕,杜绝了任 何人为操作。月度复核与年度复核相结合,加强证据比对,确保管理 精准。将人员履约的监管要求写入招标文件,不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员 无法参与投标。按规定追究违约企业责任,纳入信用扣分,使履约成 为人员从业、企业扌殳标的重要条件。
六是打通监管壁垒。将从业人员履约系统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 子招标系统、企业信用评价平台联通,实现数据共享,制约违规人员 的投标资格,影响违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与质量安全日常管理平台 融合,为强化质安监管提供线索,提升监管效率,加强了人员履约监管的结果运用。
二、主要成效
一是重建了个人信用、单位信用。湖南交通在建项目人员履约出 勤率有了质的提升,3年来,共查处了 20个机构、49人次异地考勤等 违规考勤行为,从业单位共计信用扣分2205.8分、从业履约人员共计 信用扣分1140分,清查挂证挂靠资质等企业399家、违规人员793 名, 基本杜绝了 “无证上岗” “一人多岗” “串岗挂证”现象,“飞行履约” “长 期不在岗”等老大难问题也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建立了人员履约监管成套方案。系统自2017年上线以来,逐 步完善了 “长效机制+监管平台+日常监管”模式,人员履约管理日 趋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积累了可复制推广的成套方案和经验, 并逐步推广到全省的工程建设领域,各行业履约人员数据共享、形成 监管合力。
三是基于信息化系统实现办事“不跑一次”。人员履约平台基于 信息化技术研发,全部流程、全部数据网上办理,数据交互全程平台 监管,不接受线下材料,全程不要、不让群众跑腿。
四是形成风清气正的工程建设行业生态。人员履约结果与信用评 价完全挂钩,兑现失信惩戒,人员履约管理已由过去的“宽、松、软”向"严、紧、实"转变,实现了由"要我履约"向"我要履约”的根 本性转变,系统的建设应用为引导从业单位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促进 市场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是得到了各级肯定及成果推广应用。人员履约监管平台有效地 杜绝了交通运输在建项目中的人员挂证、虚假履约、飞行履约问题, 成为招投标监管闭环中的重要抓手,得到了部、省领导、督查组、巡 视组的高度肯定,被《中国交通报》等权威媒体重点报道。
>>上一篇: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上海市内河港口标准化技术规范》编...
>>下一篇:2021年湖南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27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