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整改前。
盲道整改后。
最近,不少福建厦门市民发现市区的人行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破损的人行道变平整了,缺损的盲道也补齐了,群众不再“行路难”。为完善道路无障碍通行设施,补齐管养道路设施短板,切实提高公路服务水平,近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道路无障碍设施专项整治工作。
公路中心按照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工作要求及《无障碍设计规范》开展无障碍设施专项巡查,全面排查现状道路无障碍设施情况,重点摸清各类设施应建未建、建设不规范、不到位或缺损情况,建立《无障碍设施排查整治完善台账》,推进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
为做好道路日常养护,公路中心及时修剪侵入人行道、人行天桥梯坡道等无障碍通行空间的绿化枝条;对于占用盲道停放各种车辆、占道经营、堆放物料等违规侵占无障碍设施的行为,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专项整治,确保盲道畅通;加大无障碍设施维护与改造力度,对于无障碍设施破损,采取即报即修;在盲道设置不规范路段及时安排整改,正确绕行避开树穴、窨井盖、构筑物等障碍物,规范行进盲道砌块和提示盲道砌块的使用,避免铺设错误影响盲人通行安全。
据了解,整改后缘石坡道设置不规范路段,采取降坡等措施消除高度差,确保坡口与车行道之间零高差;障碍墩等道路设施布局不合理,影响无障碍通行的及时进行整改;新建人行道在有条件的路段,推广使用下沉式井盖,使井盖表面与人行道铺装保持一致,避免其他设施建设和使用占用盲道。针对个别建成时间较久,人行道设施老化或者市民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路段,则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纳入改造计划;对于明确建成后由公路中心管养的道路,做好项目跟踪、日常巡查和移交验收核查,督促代建单位在移交验收前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完善无障碍设施。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中心累计排查无障碍设施问题136项,改造63处盲道共计约930平方米;改造46处缘石坡道共计约500平方米。
关心群众、服务民生是公路中心一直以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前不久,公路中心同安公路部门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公交亭边常常有车辆违规停放,不仅占用群众候车的场所,有时甚至导致公交车无法停靠。为确保公交车正常运行,保障群众候车安全,同安公路部门在同集路公交候车亭边上设置了隔离墩。该公路部门还将隔离墩设计成外形美观、利用率更高的便民凳,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的同时,还为群众提供候车之便。
今年6月,公路中心直属公路部门发现新辖区路面标志标线存在缺损的情况,该部门立马组织人员进行修补,为群众提供清晰的交通标志标线,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作为重要基础性设施,可明确道路功能分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在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标志标线磨损得比较快,加之路面修补等因素,均会对路面标志标线造成一定程度损毁。直属公路部门对辖区内路段交通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对出现斑驳不清、褪色、缺损的进行修补,保证标志标线清晰、完好、醒目。
接下来,公路中心将继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提升公路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记者:龚仁智 文 陈新春 黄志杨 图)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108/t20210804_5661277.htm
>>上一篇:《福建省交通强国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