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运输资讯 > 正文

最后一餐老南瓜

时间:2021-09-13作者:佚名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最后一餐老南瓜,是对这个季节说的。因为,桃花红了,梨花白了。

  这个南瓜是本地老品种,呈五角形,是雇工水珍从梨树林地草丛中找回来的。她说,再也找不到了,肯定是没有了,只有等今年种了。

  这样的老南瓜之所以好吃,一定是经历了严冬的霜,以及春天的风。我把最后一口老南瓜嚼得很细很细,又在嘴里停留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将它咽了下去。

  我对老南瓜的留恋,就是对去年秋天的留恋。

  十年前,我的一位小学时的女老师来看我,并且带来了好几位她的老年朋友,以及我当年的同班同学。饭后,她们要带走桌上的剩菜。我说带什么呢?老师回答我:老南瓜。之后,我每年秋天到州府下关,都给老师送去一个最大最好的老南瓜,外加一袋红雪梨。

  我的老师说,我小时候,是她的学生中最调皮也最可爱的一个。

  哪块地适合种什么,都是根据年复一年的收成来决定的。这是块最适合种老南瓜的山地,但种多了又卖不掉。如此,这种土地的先天能力,就一直闲置着。有一年,为我管生产的毛军说他要种早南瓜,市场上零卖是三元一市斤呢!

  仲夏,小南瓜一个个鲜嫩娇羞地躲在瓜叶下,一天天地膨大着。算算账,小南瓜价好,那就摘吧。本地菜场讲究新鲜,一天卖不掉,两天卖不掉,三天就倒掉。如此,小南瓜不仅卖不掉,还丢了我们果园的脸面。

  这个季节一定就是雨季了,不下雨的日子气温一定很高。这时,南瓜的根须在土壤里尽情地吮吸着一切它需要的养分。地面上爬行着的藤蔓,更是恣意疯狂。在瓜叶的半遮半掩下,那些没被摘走的小南瓜变成了大南瓜、老南瓜;那些后来的,顶着一朵花偷看世界的小南瓜,也正愉快着。至于南瓜藤蔓的嫩尖和蜜蜂、蝴蝶都喜欢的南瓜花,做饭的雇工也会间或掐一抱回来炒着吃、煮着吃。

  这是种得最多,管理最认真的一次。中秋节前后,最忙的是摘梨卖梨。进入十一月上旬,我们才把地里的老南瓜全收了回来,在塘埂上堆了一大堆。自从我的老师肯定了我的老南瓜最好吃之后,我每年还会给城里的亲友们一家一家地送去。在城市里,老南瓜是很受欢迎的,说好吃只是口感,甜甜的面面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对防癌、降血压起作用。但是,我山地上的老南瓜还是卖不掉。

  在这个瓜群中,极自然地就会有一个两个,把它们的野心,膨胀成瓜王。我在梨树下发现一个瓜王,皮色还带着点青绿。我用双手抄底端离地面,估计三十多斤重。我把这个瓜王往草丛更深处挪了挪,又折了几枝梨树叶盖了上去。我想再养养。

  邻村有个叫老憨的中年男人,最近常常随帮我宰羊的人上山来,我也只好传根烟给他,留他吃饭。梨熟的季节,这样的熟人总要带一袋梨果下山。头疼的是,这样的熟人在之后的日子里,又把他的熟人领来了。那天我看见他领来的熟人像城里人,开了一辆轿车。他领熟人去摘梨的时候我睁只眼闭只眼。待他们一阵风似的下山之后,我突然想到我的瓜王,赶快到那棵梨树下察看,已经不在了。

  松鼠和老鼠更是聪明绝顶的小偷,它们专对堆子上的南瓜下口。秋季的食物太过充足,如此,它们是不吃瓜肉的。它们把瓜肉最薄处的瓜蒂咬出一个洞来,去掏瓜子吃。有一次我轻手轻脚地走向瓜堆,然后把一个斜靠着的大南瓜猛地翻过来,然后又猛地一巴掌,将一只小老鼠从瓜心探出的脑袋打了进去。有趣的是,我竟然在另一个南瓜的空心里,捉住了一只金袍长须的公蛐蛐。小时候,我们给骁勇的公蛐蛐喂青辣椒,让它打架更凶狠。想不到如今的蛐蛐,也吃南瓜心里的瓤瓤了。

  南瓜就这么一个个地腐烂,被我们又一个个地扔回地里去。最后剩下的,被一个养猪专业户用极低的价格买走,拉回去喂猪。在土地上,许多循环是因势而生的,我看着拉南瓜的拖拉机一溜烟下山,想到的是物质不灭的定律,那就是:猪吃南瓜,人吃猪肉!

  一个地方待久了,那就是家。每年,我都会在家门口种南瓜。一般情况下,芒种节令过后十来天的日子里,都会有像样的雨水。雨水是仙水。在雨水的滋润下,瓜子会快速地破土,快速地生长,快速地开花结果。还有另一种情形让我高兴,那就是在野地里,会有东一株西一株的南瓜秧长了出来,有的,甚至比人工种植的还长势好,结瓜大。那些种子,一定是被老鼠、鸟雀遗忘的,存在于地缝中的,去年扔出去的老南瓜上的饱满的好籽。

  我喜欢吃老南瓜,有着许多原因,年轻时当兵,唱得最好的歌曲就是:“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唱得兴起时,自然有一股丹田之气涌了出来,真叫作慷慨激昂,气壮山河。那时,我所在的汽车班也种菜,我种的老南瓜最好。

  在我吃今年春天的最后一餐老南瓜的时候,我还很自然地想到了我的肠胃。我的肠胃被我使用得差不多了,磨损严重。医生说:肠壁有息肉,胃壁有溃疡。综合起来,胃的动力不足。消化系统主要是胃,那叫胃瘫。医生还说:注意多吃些水果、蔬菜,特别是老南瓜。

  眼前已是仲春,桃花红了,梨花白了。种南瓜虽然还早,但我不妨先挖些坑塘,烧点草木灰,放好底肥,然后,耐心地等待着天降甘霖。

   


原文链接:http://jtyst.yn.gov.cn/Item/268488.aspx

>>上一篇:秋 景

>>下一篇:“小慢车” 来来往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