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局集团公司深入推进站区一体化建设——
执融合之笔 谱发展新篇
图为列车在丰台西站集结成列,蓄势待发。陈新宇 摄
铁路站区是以车站为核心,集行车作业、客运货运、调车编组及设备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关键生产单元。曾经,各专业接合部存在着管理的“真空地带”,一堵堵无形的墙,让接合部问题拖成了“老大难”;如今,直接沟通替代了层层电话,拆墙并院打破了隔阂。从安全共管到运输协同,再到生活共享,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站区一体化变革。
“心齐了,干起工作更带劲了”“沟通顺畅了,难题再也不难了”“墙拆了,院子美了,更有家的感觉了”……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言,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推进站区管理一体化建设以来干部职工的真切感受。
近年来,北京局集团公司聚焦专业协调配合、站区协同联合、上下贯通融合,深入推进站区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安全站区、美丽站区、和谐站区、温馨站区,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共建共管,破解接合部管理难题
9月23日,石家庄南站西站二车间会议室,车站、工务、电务、供电、车辆、通信、货运、房建等专业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对站区内大小事务进行集中会商。
汛期降雨多发,站区内树木有倒伏侵限隐患。“这事拖不得,关系到运输安全。声屏障以内工务处理,声屏障以外供电处理,这样安排是否可行?”作为牵头单位负责人,石家庄南站西站二车间主任秦威提出了建议。工务、供电专业负责人表示同意,随即便安排职工抓紧处理。
这样的场景,正是站区融合安全共管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北京局集团公司通过建立健全站区联劳协作会议机制,集中解决接合部责任模糊、作业交叉、设备共管等问题。他们将“大安全”理念贯穿始终,通过集中指挥、共同学习、联合演练、合署作业,将站区各单位合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车务部门牵头,铺设作业通道,加装跨线提醒装置,各专业跨线路作业更加安全便捷;通信部门牵头,集中整治站区“飞线”,实现电缆“入地”,不仅优化了站区环境,还实现线上传递接发车计划,让“信息多跑路,职工少跑腿”;设备单位牵头,利用废旧道岔建设实训基地,定期开展联合演练,补强职工跨专业业务技能;房建单位牵头,在车站集中楼增加驻站员室,实现驻站联络和行车指挥互不打扰……在站区各单位紧密衔接配合下,接合部“薄弱区”正悄然变为站区齐抓共管的安全“坚固点”,分散的班组力量正凝聚成联防互控的“作战单元”,“风险一起控、隐患共同消、安全大家保”的“大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大运输”格局加速形成
生产融合,释放路网枢纽潜能
秋风阵阵,车轮滚滚。10月18日,永定河畔的丰台西站,一列列“钢铁巨龙”缓缓驶出,为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丰台西站衔接京沪、京广等8条铁路干线,日均办理车数达2.4万辆、最高单日办理车数达30140辆,是全路主要咽喉枢纽、华北地区最大的路网性编组站。站区内设置丰台西站、丰台机务段2个局集团公司直属单位和丰台工务段、丰台车辆段等9个运输站段下属的139个车间、工区,涉及职工3500余人。随着货运持续增运上量,如何畅通站区生产组织,释放路网枢纽潜能,让工作更科学、流程更畅通、运输更高效?这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回答的问题,也是站区一体化建设的核心目标。
“老秦,8时26分,X8743次列车必须开,重点组织看车”“孙师傅,友谊水库方向的车不好接了,您给看看”……8时许,在丰台西站调度指挥大厅合署办公区,丰台车辆段列检值班员秦增元和丰台机务段机车调度员孙万利正在交接班。
在推动站区融合发展进程中,北京局集团公司坚持“运输一盘棋”,有序推进车务、机务、车辆调度指挥人员合署办公模式,打破部门壁垒,通过同部署、共协商,实时沟通现场问题,畅通车辆检修、机车入库等生产环节,压缩调车机交接班、上油等非生产时间,避免车流积压等问题,以高效协同推动运输效率显著提升。
“以前需要打好几个电话才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喊一嗓子就行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丰台西站调度车间党总支书记崔显文说。
站区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沟通效率,更在关键环节实现无缝衔接,为运输组织注入了强劲动能。张家口车务段协调站区单位开展张家口站沙张联络线改造,提升装卸能力,破解了货物“装不上、卸不下、挂不出、排不走”的难题;北京车务段协调车辆、货运部门优化取送作业,补强安防设施,确保广阳至大朗货运班列安全高效开行;石家庄南站在集中修期间组织站区各单位每日进行施工推演,畅通施工前后停送电、摘挂车等作业环节,最大程度降低“天窗”对运输组织的影响……在站区一体化建设带动下,北京局集团公司运力适配、联动顺畅、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大运输”格局加速形成,实现了运输效率与劳产率双促进、双提升。
“大家庭”氛围日益浓厚
凝心聚力,打造温馨共享家园
初秋时节,走进隆化站站区,一条站区“连心路”将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站区单位紧密串联,花草树木与建筑的红线黄墙交相辉映,给小站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韵味。
隆化站站区共有干部职工662人,涵盖车务、机务、工务、电务等9个专业,担负着北京、承德、通辽3个方向的客货运输及列车编组解体任务。过去,车间班组众多且各单位“院墙高筑”,造成了职工生产生活上不方便、不协调、不通畅的问题。
对此,北京局集团公司开展了“见院就进,见门就推”的现场调研,面对面征求职工意见,形成了覆盖9个专业的一体化融合方案,推动隆化站等54个站区拆除“隔心墙”、打通“院中院”、铺设“连心路”,进行一体化改造建设。
北京局集团公司跨专业、跨单位优化调配房屋178栋,利旧改造7.33万平方米,建成107个站区一体化食堂,55%的改造项目实现办公、生活一体化,惠及职工1万余人;重点普速站加装无障碍电梯,利用空闲区域建设运动场、小菜园,重新铺设站区道路,畅通站区排水系统,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过去。同时,北京局集团公司聚焦职工对美好办公生活环境的需求与向往,在站区环境改造过程中推动生产区与生活区分隔布局,为职工营造专注高效的工作氛围和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持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站区一体化建设,职工群众既是参与者、建设者,又是见证者、受益者。“没想到设计得这么好、建得这么快、改造的力度这么大!”北京工务段北京线路车间线路工石春发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职工的心声。
从风险联防到运输协同,再到人心凝聚,站区融合正持续释放出强大动能。一幅安全稳固、高效协同、人心凝聚的现代铁路治理新图景正在加速呈现,奏响了“轨道上的京津冀”愈加激昂的合鸣乐章。
>>上一篇:关于对调整合并363路、专141路等8条 公交线路方案征求意...
>>下一篇:深耕市场 “破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