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润区安唐线-潘家峪环境提升工程主体完工通车。这条被誉为潘马路的山区公路,蜿蜒于燕山南麓,以全新姿态融汇红色历史与绿色生态,打造出一条融合抗战精神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红绿双辉”网红走廊。
  劈山筑路,红色根基十年铸就。潘马路建设于2011年,面对陡峭山势,丰润区交通运输局以愚公移山之志,劈山炸石30万立方米,填筑土方57万立方米,最终建成一条全长3.296公里、宽7米的盘山公路,打破了潘家峪长期以来的交通困局。这条路让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等红色历史走出深闺,成为一条穿越时空的抗战记忆之路。
  提质焕新,红绿交融激活乡村。2025年,丰润区交通运输局投入1380万元实施全线提升工程。为扎实推进工程建设,该局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施工现场,一线办公实地督导施工质量与安全措施落实,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进度“两不误”。此次工程不仅涵盖路面铣刨铺油、彩色标线划设等,更注重红色文化与生态景观的深度融合。设置“燕山脚下的吐鲁番”的巨幅展牌和多块红色展板,系统呈现抗战历史脉络,让游客在行车途中可以沉浸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同步推进生态建设,美化改造大节点5个,新植栾树700株、沙地柏、北海道黄杨等灌木8000平方米,打造出“车移景异”的绿色景观长廊。
  跨界出圈,红色公路变网红打卡地。焕然一新的潘马路凭借“红色精神+绿色生态”的独特魅力,迅速成为新晋旅游热点,吸引众多游客、网络主播纷纷前来打卡。彩色标线指引前行,栾树鹅黄、松柏苍翠与红色展陈相映成景;停车休憩时,游客既可瞻仰历史,也可漫步生态廊道、体验田园风光。公路的“颜值”提升也带动沿线产业振兴,以往因交通不便而滞销的农产品也重新打开销路,更是促进农家乐悄然兴起,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地道乡味。
  从动脉到纽带,迈向乡村振兴快车道。十余年间,潘马路从打通物理阻隔的出行要道,华丽转身为承载历史、激活产业的精神纽带和发展引擎。这条焕新的红色旅游走廊,不仅擦亮了燕山脚下的红色地标,更拓宽了丰润区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如当地村民所说:“这条路让潘家峪的葡萄更畅销了,抗战的历史‘走’出来了,致富的脚步更坚实了。”(张书婷)
  责任编辑:黄奕斐  审核:张贺贺
>>上一篇:李强出席第20届东亚峰会
>>下一篇:李强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