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2025年度全省“最美交通人”宣传选树活动正在开展,将从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基层干部职工、从业人员中,挖掘先进典型,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凝聚行业正能量。即日起,小通将陆续展示“最美交通人”候选对象,邀请大家一起发现最美、学习最美、争做最美。下面,一起来看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史增朝的故事吧。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深深烙印在史增朝心里。他有着30多年从业经历,曾先后在邱县交通运输局、邯郸市汽车客运东站、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工作,担任现职几年间,推动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市域全覆盖。2024年,他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筑路为民构建农村交通新格局
史增朝出生于太行山区农村,对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多个基层岗位的历练,让他深知路是农村的希望。30多年来,他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服务发展的核心任务。近年来,他推动邯郸在农村公路制度创新上走在前列,曾主导出台《邯郸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在全国首创市长任总路长的“路长制”管理模式,成功搭建邯郸市农村公路信息管理平台。一系列举措吸引省内外兄弟单位前来取经,让“邯郸经验”走向全国。
为激活农村公路建设动力,史增朝积极建言献策,打出一套“组合拳”:落实财政补贴政策正向激励,以擂台赛激发县区争先意识,通过一线观摩查找问题,协调县区解决问题,推动了全市各地的比学赶超。如今,邯郸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9万余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52公里。邯郸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建制村通等级公路和客车全覆盖,构建起“外通内联、安全便捷、优美舒适”的农村交通路网体系。目前,邯郸市全国示范县数量达6个。
路景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公路通,百业兴”,史增朝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理念,让农村公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引擎。他跑遍大山深处、田间地头、蔬菜基地、微加工厂,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目前,邯郸已创建省级示范乡镇35个、省级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41条段、643.49公里,市级美丽农村路4620公里。其中,涉县圣福天路、武安市白云大道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峰峰矿区0号旅游路拿下全国“最具人气的路”,成安、鸡泽、馆陶多条公路入选省级“十大最美农村路”。
2023年7月,河北省开展“爱我家乡路 骑游在河北”活动,邯郸市独占5个分会场(全省共14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2024年6月和7月,省、市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相继在峰峰矿区和武安市召开,标志着邯郸市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得到充分肯定。
创新引领谱写公路发展新篇章
建设“四好农村路”,建好的同时,更要管好、护好和经营好。史增朝深知这一点,为此,他牵头成立示范创建工作专班,顶烈日、冒风雨,不辞辛苦深入各县(市、区)调研,因地制宜制定特色发展方案。此外,他还牵头对各县(市、区)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逐年提升。如今,他正带领团队谋划“十五五”工作,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精心打造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并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提升公路品质,以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在他的带领下,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建设管理中心屡获殊荣。2020年,被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邯郸市政府系统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奖励集体;2021年,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集体、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公路交通行业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
展望未来,史增朝将继续以初心践使命,用脚步丈量民情,让更多农村公路成为百姓的幸福路、致富路。(郗光华)
责任编辑:陈红宇 审核:张贺贺
>>上一篇:新航季石家庄机场计划运营航线1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