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新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大江奔流谱新篇——武汉践行嘱托奋勇争先

时间:2025-11-04作者:佚名来源: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武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势头强劲。图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深秋的武汉,大江奔涌、气势如虹。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考察,为新时代新征程湖北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6次考察湖北武汉。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总书记对湖北武汉发展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

  省委全面部署支点建设,要求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总书记的期许,是奋进的号角。

  不负深情厚望,奋力赶超跨越。英雄城市践行嘱托、奋勇争先,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江城大地气象万千。

  

  

  2024年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展厅内,人形机器人、“稻米造血”等创新成果斐然。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勉励言犹在耳,要求重若千钧。

  今年,禾元生物“稻米造血”技术结出硕果,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10月28日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的专业训练平台,“光子”在市运动会传递火炬,“大壮”在流水线精准作业。一年前的展厅技术如今已是实打实的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考察湖北,都高度关注科技创新。这次湖北之行,总书记指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要求我们“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今年2月6日,正月初九,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武汉连续四年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会议提出,牢记嘱托、担当使命,举全市之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会上发布的《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武汉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光谷东智机器人在奶茶店端茶倒水。记者高勇 摄

  

  东湖科学城捷报频传: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中国地镜”完成重大节点验收;九峰山实验室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带动30余家配套企业集聚,总估值超百亿元。

  围绕“四链融合”,武汉组建11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以领军企业为核心整合97家单位、3700余名科研人员,投入近90亿元科研资金,产出“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等重大成果。

  贯彻总书记“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要求,武汉“三线并进”成效显著。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同比增长152%,岚图汽车1-10月交付量同比增长82%;武钢“一米七”老厂区变身绿色超级工厂,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供应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势头强劲。近3年人工智能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全市在研在用的10亿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超60个;衷华脑机研发的65536通道双向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通道数为美国马斯克Neuralink公司的20倍。

  6.5秒下线一台空调,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创造的可能。10月28日,这座位于武汉光谷的“超级工厂”一期项目投产。项目从启动建设到建成投产仅用336天,全流程彰显“武汉速度”。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暴增70.4%、45.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光谷、车谷、星谷、网谷、药谷“五谷丰登”,“光芯屏端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正在江城大地蓬勃生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北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

  “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一年来,武汉聚焦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国有“三资”管理改革等重点领域逐项攻坚。

  新时代科技“汉交所”、多式联运“汉交所”、农村资产权益“汉交所”等系列“汉交所”加速谋划落地,助力武汉集聚全球高端要素。

  发布《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方案》,针对24项重点工作梳理出112项任务清单,直面痛点问题、破除发展藩篱。

  “武汉推出的‘种苗工程’‘头雁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激发了民营企业的斗志与活力,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四方光电董事长熊友辉说,这一年,企业加快全球布局,传感器集成模块等产品走出国门,海外营收占比持续增长。

  总书记要求“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今年6月,武汉获批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首个完成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的省会城市。

  

  

  武汉阿里中心开园。

  

  10月15日,以“支点湖北 智链全球”为主题的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在湖北武汉举行。开幕式上,中欧班列(武汉)开往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三国的新线路宣布首发。

  “刚到的三文鱼,快来取!”10月4日上午,随着从挪威飞来的B763全货机落地花湖国际机场,海里家里鄂州店老板卫国锋便接到取货电话。

  “头天深海捕捞,次日国内城市上桌!”花湖机场依托全球货运航线网络和高效通关体系,正成为高端消费品进口的重要通道。

  一张高效链接全球的物流网络、日渐丰富的多式联运体系,让武汉成为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

  陆上,中欧班列(武汉)辐射欧亚40国120城;

  水上,武汉港开放范围扩大至3个港区、7个泊位,直达日、韩、俄、越、印尼的近洋直航相继开通;

  空中,天河、花湖客货双枢纽架起“超级快线”,货运吞吐量稳居中部第一,海陆空持续集聚发展势能,内陆开放高地加速形成。

  衡量一个地区的开放水平,外资企业数量、外贸成绩是重要指标。

  盖瑞特集团设立中国第二家创新中心,斯丹德工厂开业,高通中国加速电信业务布局,第四家山姆会员店开业,多家国际巨头追投加码,武汉的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

  “过去10年,武汉工厂年均产能增长超过30%。”盖瑞特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狄胜说,这里不仅是企业的战略节点,更是“在中国的第二故乡”。

  3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稳居中部城市第一。

  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明显增长。今年前10个月,外籍旅客从天河机场入境量累计达10.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四成。

  改革赋能下,武汉正加速成为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在光谷上班的武汉市民张先生要到鄂州葛店办事,他通过出行软件查询,得知武汉公交K25路可以直达鄂州葛店,于是坐上了这趟公交。“武汉公交到鄂州葛店,武鄂确实和同城一样。”张先生说道。

  K25路是今年新开通的城际公交线路,随着武汉都市圈建设更加深入,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城际公交线路不断增加,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武汉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变得更加可见可感。

  

  双柳长江大桥建成后,武汉新洲到鄂州的行车时间将由90分钟缩短为5分钟。通讯员杨鑫 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部地区首个GDP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武汉肩负着做强自身能级、提高辐射带动能力的重大责任。

  强核筑基,当好主引擎。

  全力“做大能级”——锚定“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目标,全力以赴抓投资、抓消费、抓外贸,谋深做实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牵引性重大项目,让发展快起来、好起来、强起来。

  全力“做强功能”——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人才、医疗、交通等比较优势,做强科技、产业、要素和公共服务功能。

  5.4%、5.5%、5.6%,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武汉GDP增长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增速持续保持副省级城市前列。

  今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华中分中心、江城模境·工信部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武汉)等重大功能平台相继布局,有力提升了武汉的重点领域服务能级和辐射力。

  准确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城市发展阶段“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武汉提出,推进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以一流城市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兴办一流企业、以一流企业造就更加一流的城市。

  目前,解放大道城市更新工作已全面启动,以路为轴线带动沿线片区整治、保护、改造、建设、开发、管理,这条承载武汉记忆的主干道即将焕发新活力。

  壮圈协同,九城携手跑出同城化“加速度”。

  最近两个周末,武汉“四大家”领导密集走访都市圈各市共谋发展。

  今年,九城围绕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生态同治深化合作:

  武鄂黄黄“半小时通勤圈”便捷通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空中出海口”加速成型,黄石、黄冈等6个离岸科创园(中心)运营壮大,1062项政务服务“一圈通办”。

  武汉都市圈正朝着人口3000万、经济总量4万亿元的世界级都市圈迈进。

  带群联动,融入国家战略展现新作为。

  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两份重磅文件相继点名长江中游城市群。

  站上更高的战略地位,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做全国区域联动发展的表率、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机制不断健全,朋友圈扩容至4个省会城市和12个观察员城市。

  武汉正与长沙、合肥、南昌等城市加强交通、科技、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以更开放姿态携手伙伴,共同绘就区域协同发展壮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推出《英雄城市 抗战烽火——武汉抗战历史特展》。全市40余处抗战遗迹,诉说着英雄城市的壮烈往昔,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

  国庆中秋假期,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吸引大量游客,展览集结37家博物馆160件文物,展厅外“长江水”景观成为网红打卡点。

  9月,第二届长江考古联盟学术研讨会召开,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武汉,交流长江流域考古与文明溯源成果。

  深挖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时代内涵,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典型选树与文明创建,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市民自觉行动。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150余座地铁图书馆覆盖12条线路,与武汉图书馆通借通还,成为市民通勤路上的精神驿站;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推出22场精彩演出,票价39元起。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黄鹤楼人流如织。

  文化旅游业关乎国计民生、带动千行百业,日益成为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5月21日,武汉召开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打造“一桥两山”世界级旅游景区核心板块,加快建设“两江四岸”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千年文脉,古城新韵,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慕名而来。

  9月,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汉开幕,两江四岸夜景与舞台演出交相辉映,勾勒出“长江入画”的壮美画卷。同期在汉举办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三天吸引观众22.5万人次,文旅项目集中签约232.8亿元。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汉成功跻身全国国内游热门城市榜单,旅游门票订单同比增长22%,出境游增长33%,入境游增长39%。

  文脉永续,活力迸发。武汉正奋力谱写着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乐章。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前提。

  10月30日,一场特别的工作交流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全市各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齐聚一堂,交流比拼、共话担当。

  抬升发展标杆、提振“四气”精神、升腾发展气场。

  英雄城市正以更昂扬的姿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在湖北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原文链接:https://jtj.wuhan.gov.cn/jtzx/zwdt/202511/t20251104_267233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南京交通积极推进城市生命线市区一体化共建

>>下一篇:40分钟直达武汉!通车时间定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新闻网 jty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