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农村群众“行有所乘、物有所流”,成为各地交通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双峰县以创建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整合客运、邮政、快递等多方资源,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县、高效便捷的城乡运输服务网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织密运输网络,城乡客运实现“全域通达”。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基础。去年5月,双峰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双峰县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构建起“城乡主线+城区支线+镇村辅线”三级运输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已开通城乡客运线路65条,实现所有行政村100%通客车。
与此同时,一批村级首末站、旅游驿站、综合运输服务站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今年8月,双峰县城乡投集团完成对县和森公交公司的全资收购,城乡客运全面进入“公车公营”的集约化管理阶段。在此基础上,双峰县还试点开通“赶集专线”“通勤专线”“学生接送专线”等特色服务,年均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车头向下、服务下乡”。
今年9月,双峰县成功跻身湖南省14个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县行列,标志着该县在城乡运输服务体系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整合资源效能,构建“交邮快+”协同体系。如果说客运网络是“动脉”,那么邮政快递服务就是“毛细血管”。双峰县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客运、邮政、快递企业深度合作,构建起“交邮快+”协同发展体系。
一方面,双峰县交通运输局主动对接市邮政管理局,推动县交建投公司与邮政、快递企业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另一方面,依托现有客运班线,创新推行“量大走邮车、量小走客车”的差异化配送模式,有效利用客运车辆富余运力,“顺路带货、捎件进村”,显著降低了农村物流空驶率和运营成本。
“我们不仅送人,也送货。”双峰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客货邮’统一配送网络,农村末端寄递成本预计可降低30%以上,真正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
激活产业动能,村级服务站成乡村振兴“前哨”。在推动“快递进村”工程中,双峰县印发《农村客货邮和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全力推进村级服务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71个,县、乡、村三级寄递配送体系基本成型。
这些服务站不仅是快递收发点,更是农村社区的综合性服务枢纽。通过“一站多牌、一店多能”的运营模式,服务站整合邮政、快递、电商、供销等多种功能,成为连接城乡、服务农户的重要节点。
双峰县交通运输局与县商务局联动,组织开展“电商进村”活动,帮助农村合作社、种植大户通过村级服务站销售特色农产品,形成了“物流带动产业、产业反哺物流”的良性循环。一位村级服务站负责人表示:“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寄快递、卖特产,生活方便了,收入也增加了。”
加快项目建设,推动融合走向纵深。尽管成效显著,双峰县在“客货邮”融合发展过程中仍面临项目推进压力。目前,城乡“客货邮”融合发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用地选址等已获批,规划用地正在报批中。今年3月,双峰县交通运输局组织相关部门赴娄星区、冷水江市考察学习。目前项目正积极向省交通运输厅申报。
该项目计划建设城乡客货运枢纽,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配套停车位315个、充电桩105个,改造乡镇运输服务站6处,并完善智慧物流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双峰县“客货邮”融合的硬件支撑能力。
双峰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优化运营模式,打造“客货邮”融合“双峰样板”,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城乡运输一体化经验。
>>上一篇:故障客车存违规运营嫌疑 嘉禾县交通运输局全力保障53名乘客安...
>>下一篇:益阳:副市长乐运成调研全市交通线性工程